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
教材版本
统编版 人教新版 苏教新版 鲁人新版 粤教新版 语文新版 北师大新版 华师大版
年级
必修上册 必修下册 选择性必修上册 选择性必修中册 选择性必修下册
更多>>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178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已完结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66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87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老子》第六十四章)
    (乙)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魏王我大瓠之种
     

    ②我树之成而五石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常于几成而败之
     

    A.接近
    B.没有多少
    C.什么
    D.达到
    ②夫子固于用大矣
     

    A.不灵活
    B.不擅长
    C.谦辞
    D.质朴
    (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②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4)对于“不龟手之药”,不同的人“所用”不同,一种是“
     
    ”;一种是“
     
    ”。
    (5)惠子和庄子在对话时,各自引用了“五石之瓠”和“不龟手之药”的事例,分别有什么用意?
    (6)简要分析甲文和乙文在说理方法上的不同。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4引用:3难度:0.5
  • 287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非,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①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镇守新城时打算“经略初定,自江道东还”,后志不遂,病死京城。②从事:从政。③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借写谢安“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表现了他与弟弟苏辙分别时的不舍。
    B.“雅志”句说做官妨碍了谢安隐居志愿的实现,这隐含着词人对贪恋功名者的批判。
    C.结句引用“求田问舍”典,自比许氾,言自己已无忧国之心,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
    D.本词结构清晰,“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三句承上启下,上片咏史,下片抒怀。
    (2)词序末两句言“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两句话在词中的具体体现。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87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
    咏怀
    (西晋)阮籍
    灼灼西颓日,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乌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注]①阮籍:三国曹魏时诗人(210年—263年),魏晋名流,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屡受司马氏政权的迫害。②周周:鸟名,头重而尾屈,珍爱其羽,故常衔羽而饮水。③萤萤(qióng):传说中的异兽名,常结伴而行,形影不离。④磬折(qìng shé):身体弯曲如磬,犹言卑躬屈膝。
    (1)诗中“西颓日”的意思是
     
    ,“当路子”意思是
     

    (2)全诗善用比兴手法咏怀,请结合诗句解读。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874.赏析语句。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里特别交代“日落余音”的号角声有何含意?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5
  • 2875.分析《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以下对话可以看出米考伯太太是怎样一个人?
    “不,亲爱的科波菲尔少爷,”她说,“我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不过你年纪虽小,已经很懂事了,你要是肯答应的话,你可以帮我另外一个忙,这个忙我一定接受,而且还十分感激。”
    我请她说出要我帮什么忙。
    “我已经亲自拿出去一些银餐具了,”米考伯太太说,“悄悄拿了六只茶匙、两只盐匙和一对糖匙,分几次亲自送去当铺当了钱。可是这对双胞胎老是缠得我分不开身。而且想到我爸妈,现在我得去做这种事,心里就很痛苦。我们还有几件小东西可以拿去处理掉。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2难度:0.7
  • 287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墨子•非攻上》)      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
    (《墨子•非攻下》)【注】①践功:即位。②反:同“翻”。③之:“作”字误写。④成:完成。⑤来:同“赉”,赏赐。⑥维:同“于”。
    (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墨子的
     
    主张。
    (2)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2难度:0.6
  • 287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观  周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对曰:“谨受命。”
          遂言于鲁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圣人之后也。其祖弗父何,始有宋国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其口。”其恭俭也若此。’臧孙纥有言:‘圣人之后,若不当世,则必有明君而者焉。孔子少而好礼,其将在矣。’属臣曰:‘汝必师之。’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以乘资之?臣请与往。”
          公曰:“诺。”与孔子车一,马二匹,竖子侍御。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及去周,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
          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公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往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犹未有以异于却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选自《孔子家语》,有改动)【注】①南宫敬叔:鲁国大夫。②老聃:老子。③先臣:指南宫敬叔已去世的父亲。④弗父何:宋湣公长子,厉公兄。⑤正考父:弗父何的曾孙,生孔父嘉,即孔子的祖先。⑥偻:弯着腰,表示恭敬。⑦伛:弯着身子。⑧饘(zhān):稠粥。⑨墉:墙壁。⑩斧扆(yǐ):古代帝王所用的状如屏风的器物,高八尺,上绣斧形图案。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礼乐之 原:起源
    B.命而伛 再:第二次
    C.则必有明君而者焉 达:使……通达
    D.君以乘资之 盍:为何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
    B.乘,指兵车,包括一车四马,如《论语•先进》中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D.士,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如《礼记•王制》中规定:“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
    ②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号,请送子以言乎。
    (4)请根据文中内容概括孔子受尊崇的原因。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5引用:3难度:0.6
  • 2878.这篇开幕词,或叙述,或阐释;或加以告诫,或提出期望;或回顾历史,或展望未来。所讲的内容不同,情绪和语调也随之变化,请就第七段和第八、九、十、十一段内容做一些情绪、语调方面的分析。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6
  • 2879.阅读下面的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文段一: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做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我就在这座房子里,跟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一人独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购买。另外我还买一个小面包和一小块干酪,放在一个特定食品柜的特定一格上,留作晚上回来时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这在我那六七个先令工资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我整天都在货行里干活儿,而整个一星期,我就得靠这点儿钱过活,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节选自《大卫•科波菲尔》)文段二: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一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会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想,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想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想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一—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样东西,同他水火不相容,使她永远保持现在这种样子,并且不让他闯进她的内心世界。
          不过,说也奇怪,这种情况不仅没有使他疏远她,反而产生一种特殊的新的力量,使他去同她接近。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这虽然极其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就格外吸引他。他现在对她的这种感情,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其中不带丝毫私心。他对她毫无所求,只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
    (节选自《复活》)(1)《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成长”小说。请结合文段情节分析大卫和聂赫留朵夫的“成长”变化。
    (2)两个文段分别采用什么人称叙述?分别有什么效果?
    (3)福斯特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类,即“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基于某一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圆形人物更类似于现实中的人,性格复杂、多变。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全是扁平的,托尔斯泰笔下的都是圆形人物。请以米考伯太太和聂赫留朵夫为例,谈谈你对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理解。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4
  • 288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0引用:1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