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050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 |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338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30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发挥想象,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2)两诗画线句都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发布:2024/12/1 4:0:1组卷:217引用:5难度:0.5302.古诗词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
(2)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发布:2024/12/1 1:30:2组卷:107引用:3难度:0.730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文】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甲文选自蒲松龄的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作者的书房名字,志异是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缀行甚远
②方欲行
③就枕将寐
④伪睡以俟
(3)下列选项中断句正确的项是: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目似/瞑,意暇/甚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②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5)“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请写出一个与此句意思相似的成语。
(6)阅读甲、乙两文你体会到狼的本性是什么?请概括回答。
(7)阅读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发布:2024/12/1 1:30:2组卷:413引用:7难度:0.730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
回①年二十九,发尽白,蚤②死。孔子哭之恸③,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①回:颜回,孔子弟子。②蚤:同“早”。③恸(tong):极度悲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学而时习之
②思而不学则殆
③门人益亲
④今也则亡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
B.博学而笃行
C.学而不思则罔
D.相委而去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发布:2024/11/30 23:0:1组卷:154引用:4难度:0.5305.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使我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材料二:大众听他两张口一样声,俱说一遍,众亦莫辨。惟如来则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参拜我佛。我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1)李逵口中“这厮”是
(2)针对上题所填二人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发布:2024/11/30 20:30:1组卷:98引用:7难度:0.730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忘寝食,必欲并缮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注】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悲守穷庐
③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④修母尝谓之曰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甲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4)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发布:2024/11/30 15:0:1组卷:493引用:4难度:0.7307.七年级举办了名著阅读交流会,以下是同学们正在讨论的《西游记》选段内容。
ㅤㅤ唐僧在马上见了,心中欢喜道:“阿弥陀佛!西方真是福地!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逼法的还念经哩。”八戒道:“师父,你且莫要夸奖,那个是祸的根哩。”唐僧道:“怎么是祸根?”八戒道:“行者打杀他的女儿,又打杀他的婆子,这个正是他的老儿寻将来了。我们若撞在他的怀里呵,师父,你便偿命,该个死罪;把老猪为从,问个充军;沙僧喝令,问个摆站;那行者使个遁法走了,却不苦了我们三个顶缸?”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师父?等老孙再去看看。”他把棍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怪物,叫声:“老官儿,往那里去?怎么又走路,又念经?”
小语分享了这一选段的阅读批注,写道:“①唐僧善良,信任陌生人;②八戒聪慧,一眼识真相;③行者莽撞,贸然问身份。”请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选段所在回目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评价。发布:2024/11/30 14:30:2组卷:19引用:2难度:0.5308.《西游记》中最能体现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情节是哪个?
发布:2024/11/30 13:30:1组卷:37引用:3难度:0.8309.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发布:2024/11/30 13:0:1组卷:356引用:2难度:0.9310.请将这幅书法作品用楷体正确、美观、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
发布:2024/11/30 7:0:2组卷:70引用:5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