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72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已完结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195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401.名著阅读。
    《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的法宝,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
    精读片段 探究原因 分析人物
    ①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心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 唐僧从
     
    处得到紧箍,骗孙悟空戴上。孙悟空疼痛难忍,盛怒之下,欲害唐僧,唐僧念咒自卫。
    阅读《西游记》整本书,你会发现唐僧念紧箍儿咒的次数越来越少,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孙悟空
     
    (概括情节)时,人妖不分的唐僧念咒加以阻止。
    ③沙僧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唐僧为了辨别真假孙悟空而念紧箍儿咒。

    发布:2024/11/23 19:30:1组卷:481引用:10难度:0.6
  • 40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23 19:0:1组卷:831引用:6难度:0.9
  • 403.“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11/23 16:30:5组卷:622引用:18难度:0.9
  • 404.综合读写。
    (1)自古以来,对不同性质的朋友有不同的称呼。请根据不同的称谓选出相应的朋友关系。
    竹马之交--
     

    忘年之交--
     

    A.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
    B.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
    C.幼年相交的朋友
    D.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
    (2)请你列举两个关于交友的典故。

    发布:2024/11/23 10:0:2组卷:98引用:2难度:0.7
  • 405.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没有改正确的一项是(  )
          从2017年5月10日起,“蓝鲸一号”开始试采可燃冰。沉睡海底不知多少年代的“冰”,穿透厚达200米的泥制粉砂地层,①变为天然气被输送到大约1200米以上的海平面上,②这不但是全球首次,而且也是我国首次对可燃冰成功实现试采。③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采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④这是中国人民实现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发布:2024/11/23 5:30:2组卷:498引用:15难度:0.9
  • 406.你为初一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条横线上有两个答案)。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发布:2024/11/23 1:30:2组卷:292引用:26难度:0.7
  • 407.阅读《西游记》节选部分,完成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2)根据文段对话描写,简要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4/11/23 0:30:1组卷:105引用:7难度:0.7
  • 408.小瓯在阅读《朝花夕拾》时发现,其中不少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蕴含着作者的教育观。请和他一起完成探究。
    探究角度 经典文段 教育观念
    角度一:儿童与知识 (片段一)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选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2)
     
    角度二:儿童与家长 (片段二)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选自《朝花夕拾•(1)
     
    》)
    专制的家长制度是不可取的,要理解儿童、重视儿童身心健康。

    发布:2024/11/23 0:30:1组卷:56引用:4难度:0.6
  • 409.按要求默写诗句。
    (1)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借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对诗友进行由衷地劝勉和宽慰的句子是: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直接表达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发布:2024/11/22 23:0:1组卷:488引用:3难度:0.8
  • 4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字词积累。
    ①期:
     
    ②舍:
     
    ③去:
     
    ④乃:
     
    ⑤戏:
     
    ⑥不:
     
    ⑦相:
     
    ⑧委:
     
    ⑨引:
     
    ⑩顾:
     
    (2)句子翻译。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发布:2024/11/22 22:0:2组卷:149引用:3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