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51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已完结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097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481.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发布:2024/11/18 0:0:1组卷:1518引用:4难度:0.7
  • 48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7 22:30:1组卷:805引用:24难度:0.7
  • 48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到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登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发布:2024/11/17 22:30:1组卷:479引用:14难度:0.7
  • 484.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发布:2024/11/17 21:30:3组卷:340引用:38难度:0.9
  • 485.鲁迅评价《西游记》说:“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你认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中哪一个最富有人情味?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发布:2024/11/17 21:0:2组卷:190引用:17难度:0.7
  • 486.夏日池塘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选自《西安日报》)(1)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2024/11/17 19:30:1组卷:335引用:5难度:0.3
  • 487.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7 19:30:1组卷:350引用:4难度:0.7
  • 488.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
     
     

    发布:2024/11/17 18:30:2组卷:311引用:18难度:0.5
  • 48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鲁迅《朝花夕拾》)“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事后“我”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简要概括。

    发布:2024/11/17 17:0:1组卷:248引用:16难度:0.6
  • 490.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水清冽
     

    ②潭中鱼百许头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悄怆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游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4)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

    发布:2024/11/17 15:30:2组卷:47引用:5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