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七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更新中
同步教材 基础精梳 高效预习
浏览次数:41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495 更新:2025年06月30日
  • 711.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尽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 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 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发布:2024/11/1 18:30:6组卷:149引用:6难度:0.7
  • 712.下列有关古典小说《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 12:30:2组卷:285引用:3难度:0.7
  • 713.精美文段赏析。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3)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4)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5)“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小”照应了前面
     
    一词。

    发布:2024/11/1 11:0:1组卷:100引用:2难度:0.7
  • 714.课内古诗文阅读。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甲】文作者是
     
    (人名),【乙】的出处是《
     
    》(书名)。
    (2)选出下列加点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静修身 以:依靠,凭借 未若柳絮风起 因:趁
    B.寝食者 废:停止 而去 委:牵拉
    C.年与 时:迅速逝去 学而习之 时:按时
    D.国人 道:大路 险躁则不能 治:修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甲】文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杞人言行举止的积极意义在于
     

    发布:2024/11/1 11:0:1组卷:246引用:5难度:0.5
  • 715.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 10:0:1组卷:843引用:4难度:0.8
  • 716.下列《西游记》的部分回目,其情节与白龙马相关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 10:0:1组卷:353引用:9难度:0.7
  • 71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 9:30:2组卷:472引用:7难度:0.9
  • 718.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     白云     柳枝

    发布:2024/11/1 4:30:1组卷:113引用:12难度:0.6
  • 71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ㅤㅤ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ㅤㅤ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ㅤㅤ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ㅤㅤ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ㅤㅤ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学而习之:
     

    ②吾日三吾身:
     

    ③为人而不忠乎:
     

    ④思而不学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与“人不知不愠”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时习之
    B.切问近思
    C.曲肱枕之弟
    D.学不思则罔
    (4)选文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选文第⑤段阐明了一种怎样的学习方法?

    发布:2024/11/1 3:30:1组卷:129引用:2难度:0.5
  • 720.请从主题角度,从《西游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部名著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内容简要阐述理由。
    关键词:
     

    理由:
     

    发布:2024/11/1 2:0:1组卷:38引用:3难度:0.6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