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260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165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9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昆明的雨
    汪曾祺
          ①我想念昆明的雨。
          ②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本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③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做“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
          ④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云南把这种花叫做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点像桂花,其实这跟桂花实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话又说回来,别处叫它白兰,它和兰花也挨不上呀,也不过是因为它很香,香得像兰花。我在家乡看到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我在若园巷二号住过,院里有一棵大缅桂,密密的叶子,把四周房间都映绿了。缅桂盛开的时候,房东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⑤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_____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zā______zā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⑥我想念昆明的雨。
    (选文有删改)(1)请给加点的汉字注音,给有注音的写出汉字。
    密zā(
     

    绿
     

    (2)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3)选文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请说一说作者此时内心究竟是怎样的情思?
    (4)第⑥段“我想念昆明的雨”独立成段,试分析其作用。

    发布:2024/12/18 3:30:1组卷:54引用:2难度:0.5
  • 9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常被称作互联网经济或网络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 经济发展形态。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 7.51 亿,居全球第一;2016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22.58 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 GDP 的比重达到 30.3%;2016 年网络零售年均增长 30%,中国电商交易 额全球占比超 40%,达到 26 万亿元;过去 5 年间,中国互联网消费复合增长率 32%,排名世界第一。
    【材料二】数字经济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2025 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讯网络国 际领先,无缝覆盖,届时海陆空立体覆盖的国家信息基础体系将更加完善。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重 点,2020 年核心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商交易规模 38 万亿,信息消费 6 万亿。未来 5 年分享经济 平均速度 40%,2020 年分享经济占 GDP 的比重 10%,分享经济将成为数字经济的最大亮点。
    (摘自新华网)(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B.数字经济作为新生业态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C.到 2025 年,中国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讯网络国际领先。
    D.到 2020 年,中国电商交易规模将比 2016 年增长 12 万亿,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点。
    (2)结合材料一三,简述材料二所传达的主要信息。
    (3)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发布:2024/12/18 3:30:1组卷:247引用:15难度:0.8
  • 93.请指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他”的描述与人物姓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发布:2024/12/18 2:30:2组卷:281引用:2难度:0.7
  • 9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8 2:30:2组卷:190引用:3难度:0.8
  • 9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发布:2024/12/18 1:0:1组卷:783引用:10难度:0.7
  • 96.《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  )

    发布:2024/12/17 22:0:1组卷:546引用:10难度:0.8
  • 9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以下各题。
          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儿时的声响。
          身子傲岸地支在四条后腿上,上身几乎呈垂直状。原先收缩相互贴在胸前的劫持爪,现在完全张开,呈十字形挺出,露出装点着排排珍珠粒的腋窝,中间还露出一个白心黑圆点。这黑的圆点如孔雀尾羽上的斑点,再加上那些象牙质的纤细凸纹,是它战斗时的法宝,平时是密藏着的,只是在打斗时为了显得凶恶可怕,盛气凌人,才展露出来。
          螳螂以这种奇特姿态一动不动地待着,目光死死地盯住大蝗虫,对方移动,它的脑袋也跟着稍稍转动。这种架势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螳螂是想震慑、吓瘫强壮的猎物,如果后者没被吓破了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它成功了吗?谁也搞不清楚蝗虫那光亮的脑袋里或蝗虫那长脸后面在想些什么。它们那麻木的面罩上没有任何的惊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但是,可以肯定被威胁者是知道危险的存在的。它看见自己面前挺立着一个怪物,高举着双钩,准备扑下来;它感到自己面对着死亡,但还来得及时它却并没有逃走,它本是个长腿的蹦跳者,善于高跳,轻而易举地就能跳出对方利爪的范围,可它却偏偏蠢乎乎地待在原地,甚至还慢慢地向对方靠近。
          据说,小鸟见到蛇张开的大嘴会吓瘫,看见蛇的凶狠目光会动弹不得,任由对方吞食。许多时候,蝗虫差不多也是这么一种状态。现在它已落入对方威慑的范围。螳螂将两只大弯钩猛压下来,爪子一抓,双锯合拢,夹紧。不幸的蝗虫已无还手之力:它的大颚咬不着螳螂,后腿只是胡乱地蹬踢,它的小命休矣,螳螂收起它的战旗--翅膀,复现常态,开始美餐。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
    (1)结合选文,概括螳螂捕蝉的过程。
    (2)联系原著,说说螳螂还有哪些习性?
    (3)鲁迅曾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选文及原著其他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发布:2024/12/17 19:30:2组卷:60引用:2难度:0.5
  • 9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进攻的红军全速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了余下的桥板,纵身跳进敌人碉堡,把敌人丢弃的机枪掉过头来对准岸上。
    (《红星照耀中国》)选文描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哪一次战役?请简要概述这场战役的结果。

    发布:2024/12/17 19:30:2组卷:43引用:4难度:0.7
  • 9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的作者是
     
    (朝代)的诗人
     
    (人名)。
    (2)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做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句中的“压”字把敌军来势凶猛,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先从视觉入手,再从听觉来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
    D.这首诗“黑”“金”“紫”“红”等色彩浓丽的词语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想象丰富。

    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66引用:2难度:0.7
  • 100.在《苏维埃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
     
    ,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发布:2024/12/17 19:0:2组卷:48引用:2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