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42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274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1031.阅读《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绘景取胜,想象瑰丽,景象雄浑壮阔,整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B.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
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昼夜美景,展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D.尾联不仅将“故乡水”拟人化,还用“怜”“送”二字表达诗人和故乡彼此的情意,直接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以本诗颔联为例,任选角度,具体说说该角度对你品味这首诗的帮助。(从节奏、押韵、对仗、炼字、写作手法等角度谈皆可。)发布:2024/11/5 3:30:1组卷:44引用:7难度:0.61032.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发布:2024/11/5 3:30:1组卷:187引用:15难度:0.7103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A的首级,可是在A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到来的时候,他正伏案在看电报。”
材料二:据红军告诉我,成千上万支步枪和机枪,大量机器和弹药,甚至还有大量银洋都埋在他们从南方出发的长征途上。他们说,现在遭到成千上万警备部队包围的红区农民有朝一日会把它们从地下挖出来,恢复他们的苏区。他们只等着信号--抗日战争也许就是那个信号。
(1)以上文段均出自
(2)材料一中A是
(3)根据材料二划线的短语,简析纪实作品的特点。发布:2024/11/5 3:0:2组卷:17引用:3难度:0.61034.综合性学习。
转述: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请人把话转告给别人,这就叫“捎话儿”,也叫“转述”。转述也就是改造性复述。指在记忆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的一种复述方法。
爱好天文的李翔同学看完天宫课堂后,非常想加入学校的“天文社团”,他对已经加入该社团的张明说:“张明,我对天文知识特别感兴趣,听说你们的社团会带领大家学习很多有关外太空及航天航空的内容,我很想参加,但我又不好意思跟社团负责人王老师说,你能不能帮我传达一下我的想法?”假如你是张明,你该如何将李翔的话转述给王老师?发布:2024/11/5 2:0:2组卷:73引用:1难度:0.7103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5 1:30:1组卷:845引用:22难度:0.91036.(1)70年前,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并取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总司令员,就是
(2)在作者笔下,他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请你结合作品分析。(不少于100字)发布:2024/11/5 1:0:1组卷:15引用:2难度:0.71037.名著阅读。
我原来以为他是一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一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还是表面的。
(1)《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除了选文中的彭德怀外,还采访了哪些共产党领袖?请列举四个。
(2)结合选文及原著内容,说说彭德怀是一个怎样的人。发布:2024/11/5 0:0:1组卷:65引用:2难度:0.51038.根据表格相关提示,按要求完成填空。
名著书目 人物目标 句子摘抄 任务验收 《红星照耀中国》 识记人物 我在沈阳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是全世界最年轻的独裁者,当时他的气色还不错。他人很瘦,脸色清癯发黄,但是思想敏捷活跃,看上去精神饱满。 “他”是① 熟悉地点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西北部”指作者采访的主要地点② 了解情节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大迁移”是指③发布:2024/11/4 23:30:2组卷:301引用:4难度:0.71039.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赤壁》的作者与李商隐合称“
(2)诗中的“周郎”是三国时的著名人物周瑜,你所知道关于他的历史故事有发布:2024/11/4 23:0:2组卷:78引用:3难度:0.61040.下列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4 20:0:1组卷:421引用:3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