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452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323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10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②与民
     

    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送之门,之曰/必敬必
    B.其筋骨/上自军(《周亚夫军细柳》)
    C.得志,民由之/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是得为大丈夫乎?/且置土石(《愚公移山》)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发布:2024/11/3 4:0:2组卷:345引用:7难度:0.5
  • 107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的画面。(不超过50字)
    (2)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的特色。
    (3)诗歌的首联、颔联初看上来表意重复,无非是“已乘”“空余”,这是否淡化了诗歌的浪漫色彩。请从技巧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

    发布:2024/11/3 3:30:1组卷:131引用:4难度:0.6
  • 1073.选出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

    发布:2024/11/3 1:0:1组卷:658引用:6难度:0.7
  • 1074.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发布:2024/11/2 21:30:1组卷:667引用:4难度:0.4
  • 1075.法布尔曾担任(  )

    发布:2024/11/2 21:30:1组卷:144引用:3难度:0.7
  • 1076.他们都走了过来,向我握手,我嘴里喃喃地说了几句话。然后我转身蹚过溪流,向他们挥手告别,很快骑上马跟着我的小旅队走了。我当时心里想,也许我是看到他们活着的最后一个外国人。我心里感到很难过,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文段中的“我”是指
     
    ,为什么“我觉得我不是在回家,而是在离家”?

    发布:2024/11/2 21:0:2组卷:105引用:3难度:0.8
  • 1077.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2 20:0:2组卷:286引用:3难度:0.8
  • 1078.阅读下列片段,回答问题。
    【A】他的身体是魁梧奇伟的,像老虎一样强悍。他虽然已是五十岁以上的人,还是非常健旺。他从来不会觉得疲乏。据说在长征中,他曾经携带许多伤兵。
    【B】他在哥老会的声望,是全国皆知的。据红军说,他可以赤手空拳到随便哪一个乡村去,通知哥老会,组成一支军队。
    【C】他憎恶富人这一件事情,已经成为传奇。……据说,地主士绅们只要听到他距离他们还有两百里路的消息,即使在南京军队严密保护的地方,也往往争先逃避,因为他的敏捷是大家知道的。
    ①以上语段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
     
    ,当初为了
     
    方便,该书曾易名《
     
    》。
    ②语段中的他是
     
    (人名)。从以上语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2024/11/2 17:0:2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1079.文言文阅读。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沿阻绝  溯:
     
    ②属凄异 引:
     
    ③不及返 顾:
     
    ④岩幔亭峰后崖也 即: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哀久绝 随岩宛
    B.不疾也 土人新木板循岩为室
    C.飞漱 俯瞰
    D.两岸连 里许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5)乙文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
     
    的“佳致”(提取关键词句作答);甲乙两文都用“
     
    ”形容山峰,都流露出作者对自然风景的
     
    之情。

    发布:2024/11/2 17:0:2组卷:101引用:2难度:0.8
  • 1080.古诗词阅读
    【甲】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外里送行舟。
    【乙】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两首诗都反映了一个相同的主题
     

    (2)两诗虽同为李白所作,但展现的艺术特点各有千秋,请简要概括各自的典型的艺术特点。

    发布:2024/11/2 17:0:2组卷:119引用:4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