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110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379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111.我住在他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彭德怀的一段文字,请结合上述情节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发布:2024/11/1 17:30:2组卷:78引用:3难度:0.8
  • 1112.名著解读。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1)以上文段节选自
     
    (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
    (2)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发布:2024/11/1 16:0:2组卷:141引用:8难度:0.7
  • 111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发布:2024/11/1 15:0:1组卷:758引用:3难度:0.5
  • 11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B.不以 疾:快
    C.黄牛山 迳:经过
    D.望见此物 犹:好像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 非亭午夜分
    B.𪩘多生怪柏 既人迹所
    C.乘奔御风 途迳信宿
    D.渔者歌曰 三朝三暮,黄牛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形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
    (5)【甲】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侧重写水的
     
    ;【乙】文“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侧重写水的
     
    。这在写法上都属于
     
    描写。
    (6)【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2024/11/1 15:0:1组卷:186引用:3难度:0.7
  • 1115.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 13:30:2组卷:760引用:7难度:0.8
  • 1116.名著阅读。
    蝉和蚁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
     
    ,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它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之美誉。
    (2)结合文段分析蝉的生活习性。
    (3)本书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本文段对此加以分析。

    发布:2024/11/1 12:0:1组卷:43引用:2难度:0.7
  • 111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红军正在保安盖起几所新建筑,但当我在那里的时候,住处是非常原始的。毛泽东和他的夫人住在两间窑洞里,四壁简陋,空无所有,只挂了一些地图。比这更差的他都经历过了,但因为是一个湖南“富”农的儿子,他也经历过比这更好的。毛氏夫妇的主要奢侈品是一顶蚊帐。除此之外,毛泽东和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地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他虽然除了主席以外还是红军的一个指挥员,他所佩的领章,也不过是普通红军战士所佩的两条红领章。
          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毛泽东认为在三个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请写出前两个条件:
     

     

    ③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

    发布:2024/11/1 11:30:2组卷:72引用:2难度:0.8
  • 111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诚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其母引刀其织: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发布:2024/11/1 10:30:1组卷:792引用:5难度:0.7
  • 1119.下面对《黄鹤楼》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发布:2024/11/1 10:0:1组卷:509引用:2难度:0.5
  • 112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选自魏微《谏太宗十思疏》)
    【注释】:①固:使……稳固。②浚(jùn):疏通,深挖。③下愚:愚蠹,④明哲:这里指聪明的人。⑤当:主持,掌握。⑥神器:这里指国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行乱其所为
     

    ②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孟子》文章以雄辩、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从中举出一例做具体分析。
    (4)(一)、(二)两个语段都表达了作者“居安思危”的思想,请联系实际,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启发。

    发布:2024/11/1 7:0:1组卷:14引用:2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