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111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379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151.阅读下面选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只有一条棉毯……
[乙]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埃德加•斯诺看到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请简要概括。发布:2024/10/30 21:0:1组卷:261引用:7难度:0.8115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想象瑰丽,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B.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
C.颈联两句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的奇妙美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尾联“怜”“送”二字照应了标题中的“送别”,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有人说本诗颔联中的“随”“入”两个动词用得妙。请简要分析之。发布:2024/10/30 19:0:2组卷:211引用:5难度:0.7115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习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这种“愁”情的?发布:2024/10/30 17:0:1组卷:21引用:2难度:0.6115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0/30 13:30:1组卷:775引用:7难度:0.9115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生活的贫困,居里夫妇坚守简陋棚屋,最终发现了“美丽的颜色”;面对皇帝的车驾,周亚夫坚守自身职责,最终被誉为“真将军”。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于世,总要坚守些什么,才不会迷失于这纷繁人世。
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记叙文,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发布:2024/10/30 12:0:2组卷:107引用:4难度:0.71156.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发动者是谁?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样?有何历史意义?发布:2024/10/30 11:0:2组卷:132引用:7难度:0.71157.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0/30 11:0:2组卷:353引用:2难度:0.8115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这首诗的作者是
(2)下面选项中,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逃离官场的欣喜之情。
B.“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C.“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发布:2024/10/30 10:0:2组卷:220引用:5难度:0.71159.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岂不诚大丈夫哉
②必敬必戒
③俄有使使止之
④闻者无不流涕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共计3处。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
(4)孟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如何评价文天祥的行为?发布:2024/10/30 10:0:2组卷:59引用:3难度:0.51160.名著阅读。
法布尔的求真、斯诺的求实【阅读点睛: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测,法布尔不断地观察与实验,为了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革命的真相,斯诺深入苏区进行采访。他们身上都闪烁这求真求实的精神。】
【甲】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我还要找更多的虫子来配合。我家门口的两棵桂樱树上恰好就有合适的,这两棵桂樱树,一年四季青翠碧绿。可是一只可恶的天牛把它们毁了,为了挽救我的树,得用斧子帮忙了。
我把被损害的最严重的树根砍掉,从一截劈开的树干里,得到了十二只天牛幼虫。现在是我和它们算账的时候了,它破坏了我的绿化,我要让它接受我的蝎子实验,死于蝎子的毒针之下。接受实验后,天牛成虫很快就死去了,可是幼虫却活了下来,在大口瓶里优哉游哉的啃吃着木头碎片。我又找来橡树上的天牛,结果也是如此。带角的成虫死了,幼虫却对蝎子的毒针满不在乎。
【乙】我在中国的七年中间,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人们提出过很多很多问题。热心的党人是能够向你提供一套现成的答案的,可是这些答案始终很难令人满意。他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他们可从来没有到过红色中国呀。
事实是,在世界各国中,恐怕没有比红色中国的情况是更大的谜,更混乱的传说了。中华天朝的红军在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的腹地进行着战斗,九年以来一直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千千万万敌军所组成的一道活动长城时刻包围着他们。他们的地区比西藏还要难以进入。自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
哪怕是最简单的事情,也是有争议的。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认为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有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这是共产党宣传的捏造。然而,亲共的人却称红军和苏维埃是中国要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在这样的宣传和反宣传中,要想了解真相的冷静的观察家就得不到可信的证据。
(1)甲文选自《
(2)甲、乙两段选文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主题理解)
(3)你从两段选文中的作者身上受到怎样的启发?(体验感悟)发布:2024/10/29 12:30:2组卷:121引用:2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