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159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390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221.阅读下面二段文字,完成问题。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谢中书》) (二)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①,响若操琴。揭跣②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③腐木,可罗胡床④十八九居之。交络⑤之流,触激⑥之音,皆在床下;翠羽⑦之木,龙鳞之石⑧,均荫⑨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⑩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
(节选自柳宗元《石涧记》)
注:①文:同“纹”,纹彩、花纹。②揭跣(xiǎn):拎起衣服,赤着脚。③排:推。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⑤交络:交织,形容水波像交织的纹理。⑥触激:撞击。⑦翠羽:翡翠鸟的羽毛。⑧龙鳞之石:像龙鳞一样的石头。⑨荫:遮盖。⑩践履:踪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B.高峰入云 入则无法家拂士 C.清流见底 回清倒影 D.五色交辉 草色入帘青
(3)结合语段(一),试举二例简要分析其写景精妙、景物极富生命力的特点。
(4)语段(一)(二)作者在写景后都流露出得意之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二者“得意”的原因。发布:2024/10/26 21:0:2组卷:122引用:3难度:0.91222.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片段,回答问题。
红军里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少年。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他们的来历往往弄不清楚:许多人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谁,许多人是逃出来的学徒……
他们英勇的故事流传很多。他们并没有得到或者要求作为小孩照顾,许多人实际参加了作战。据说在江西,红军主力撤离以后,许许多多少年先锋队员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同成年游击队员并肩作战,并且甚至跟敌人拼刺刀。
(1)文中的“他们”被作者亲切地称作
(2)他们有怎样的共同性格特征?发布:2024/10/26 17:0:33组卷:288引用:2难度:0.41223.巩固提高•新空间。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
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亼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像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干,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妖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了丁香花哪些方面的特点?
(2)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3)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②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11引用:1难度:0.41224.课内阅读。
美丽的颜色(节选)
艾芙•居里 ①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的学生生活中最愉快的时期,是在顶楼里度过的;玛丽•居里现在又要在一个残破的小屋里,尝到新的极大的快乐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
②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zào热得像温室。在冬天,简直不知道是应该希望下霜还是应该希望下雨。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若是下霜,就连人都冻僵了,没有方法补救。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
③然而,玛丽和比埃尔更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他们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极其简陋,由于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炼制的大部分工作就必须在院子的露天地里进行。每逢骤雨猝至,这两位物理学家就匆忙把设备搬进棚屋,大开着门窗让空气流通,以便继续工作,而不至于因烟窒息。
④这种极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玛丽多半没有对佛提埃大夫吹嘘过!
⑤后来她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假如我过学生生活的几年是卡西密尔•德卢斯基从前说的‘我的姨妹一生中的英勇岁月’,我可以毫不夸大地说,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
(1)看拼音写汉字。
zào
(2)第⑤段画线句“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我们可以用成语
(3)第①段画线句的含义是:
(4)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的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
(5)选文中反复出现的“两个物理学家”可否改为“居里夫妇”?说说你的理由。发布:2024/10/26 17:0:2组卷:11引用:1难度:0.51225.【课外提升】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①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②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③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④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⑤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这则消息也是毛泽东同志写的,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早播发20个小时。这则消息的导语是
(2)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本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二十日午夜”开始,其意义在于
(3)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4)给选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
(5)这则消息中,作者对我人民解放军的看法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布:2024/10/26 15:0:1组卷:40引用:5难度:0.21226.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
②属引凄异 引:
③不及返顾 顾:
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发布:2024/10/26 14:30:1组卷:223引用:2难度:0.612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 时命杜充①守建康,金人与成②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竞不出。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三年春,召赴行在③。江西宣谕刘大中奏:“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不果行。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节选自《宋史•岳飞列传》)【注释】①杜充:时任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②成:李成,两次任南宋官职,后为金将。③行在: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改容式车
②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③飞泣谏请视师
④人恃以安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D.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4)周亚夫和岳飞统领下的军队都纪律严明,这在【甲】【乙】两文中各有何表现?发布:2024/10/26 12:30:1组卷:534引用:5难度:0.41228.古诗文阅读。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①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渗豫。垂柳阑于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注】①这首词是作者颍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是作者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时所写。
(1)请你判断诗词所写的是什么季节的西湖景象?结合上阕中的意象写出你的依据。
(2)面对“群芳过后,一片狼藉残红”的西湖景色,作者心境如何?请你结合诗词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发布:2024/10/26 12:30:1组卷:97引用:2难度:0.61229.[科技感言]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
第
第发布:2024/10/26 10:30:1组卷:169引用:6难度:0.6123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月色入户/长驱直入
B.解衣欲睡/摇摇欲坠
C.念无与为乐者/念念不忘
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无迹可寻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结合选文,说说文中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发布:2024/10/26 9:0:1组卷:23引用:2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