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项突破 高效备考 全国通用
浏览次数:326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496 更新:2025年07月17日
  • 127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30 6:0:3组卷:50引用:4难度:0.9
  • 127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30 6:0:3组卷:111引用:2难度:0.8
  • 127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30 6:0:3组卷:55引用:3难度:0.8
  • 1274.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章利新    石莹
          ①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刺耳的防空警报13日上午响彻南京城上空。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此举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胸佩白花出席仪式。
          ②“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
          ③77年前此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施以长达六周烧杀淫掠的暴行,至少30万平民罹难,制造了二战中的大惨案之一。
          ④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共同名义举行,所在地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下就是埋葬死难者尸骨的“万人坑”之一。
          ⑤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抽泣声依稀可闻。一分钟后,《安魂曲》响起,礼兵将8个巨大花圈安放于“灾难墙”前。接着,77名青少年朗读《和平宣言》。
          ⑥习近平和85岁的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及遇难者遗属、13岁的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⑦鼎自古是中国祭祀重器。古铜色的“国家公祭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公斤,底座重1213公斤,寓意2014年12月13日。
          ⑧大屠杀中,阮泽宇的先人被日军刺死。夏淑琴一家9口有7人遇难:祖父、外祖母和父亲被日本兵用枪打死,母亲和两个姐姐被轮奸后刺死,一岁的小妹被摔死。
          ⑨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2月通过立法,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⑩77年后的公祭,被此间舆论认为非常必要。近年,日本右翼为历史翻案动作频仍,试图推翻二战后国际秩序。
          ⑪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前,中国重申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爱国主义成为凝聚13亿人建设强大国家的动力。
          ⑫习近平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以国家之名公祭,是为了让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
          ⑭大屠杀幸存者和遗属、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外国友人以及各界人士一万人参加公祭。
          ⑮大屠杀中对中国百姓施以援手的外国人的后人,以及《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也来到公祭现场。
          ⑯一些日本人也在公祭日来到南京。“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公祭,应该成为和平信号传递的新起点。”日本真宗大谷愿寺研究员山内小夜子说。
    (1)本文主体部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2)说说本则消息在材料组织上有何特点。
    (3)本则消息最后几段为何提到众多参与公祭的人员?

    发布:2024/9/30 5:0:1组卷:12引用:1难度:0.9
  • 127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30 5:0:1组卷:47引用:3难度:0.8
  • 1276.综合性学习。
          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写一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发奋苦读;“两弹元”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2)【青春接力棒】青春是瑰丽的梦想,青春是磅礴的力量。青春期待舞台,青春渴望方向。青春的汗水一旦拥抱时代的洪流,必定会通向未来、托起希望。今天,青春的你我肩负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铸法治中国,凝聚青春力量。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则以“青春聚力中国梦”为主题的倡议书。

    发布:2024/9/30 4:0:1组卷:5引用:4难度:0.9
  • 1277.文言文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生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张孝祥《观月记》)[注释]①盖:句首语气词。②八月之望:八月十五日。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日。③尽却:全部退去。④童隶:书童仆役。⑤正黄:纯黄。⑥与月相夺:和月光争辉。⑦阆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山”之一。⑧如是而止:如此而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如点的字词。
    相与步于中庭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4)[甲]文中写景的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5)[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请你说说他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发布:2024/9/30 4:0:1组卷:54引用:4难度:0.7
  • 1278.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9/30 4:0:1组卷:283引用:2难度:0.6
  • 1279.古诗文默写。
    (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
    (2)
     
    ,古来共谈。(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壮丽苍茫景色的句子是:
     
     

    发布:2024/9/30 4:0:1组卷:136引用:4难度:0.8
  • 1280.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开展“热爱祖国,捍卫和平”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大家阅读了班长给大家收集的一则素材: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阅读结束后,“新时代如何热爱祖国”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陆游说:“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右图和我国汉代一位使者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10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百花争艳江山秀
    下联:
     

    ②上联:伟大祖国春似锦
    下联:
     

    发布:2024/9/30 4:0:1组卷:43引用:2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