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376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 |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371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24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1 7:0:2组卷:1743引用:8难度:0.924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 B.汝心之固 公善之 C.以残年余力 静以修身 D.而山不加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4)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发布:2024/12/11 6:30:1组卷:54引用:3难度:0.8243.阅读甲文和乙文,完成各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湖上由断桥至苏公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其二)》注:午、未、申:古人的计时法,大概是现代的上午十一点至下午的五点。夕舂:夕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月色入户(
②欣然起行(
③遂至承天寺(
④如吾两人者耳(
⑤为寒所勒(
⑥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
(3)这两段文字都在“赏景”,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发布:2024/12/11 5:30:2组卷:354引用:2难度:0.9244.名著阅读。
班级举行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交流会,请你帮助完成表格的内容。【辨人物】“他个人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指的是① 【忆历史】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②“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③ 发布:2024/12/11 4:30:1组卷:454引用:9难度:0.6245.依据下面材料,概述中国通讯方式的发展状况。(不少于100字)
【材料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材料二】时间 通讯方式 使用情况 20世纪初 无线电台、电报 普通百姓极少使用 1949年 电话 全国普及率0.05% 2003年末至今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使用量世界第一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大大提高了通讯水平,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如今,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5G时代。5G网络将带来高速率、低延时、可靠安全的增强型网络服务。发布:2024/12/10 23:30:2组卷:174引用:10难度:0.824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与施从事①书
吴均 故鄣②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③;绿嶂百重,青崖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④之猿,百臂相接。秋露为霜,春罗⑤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⑥,悟衷散赏⑦。
注:①施从事:不详。从事,宋以前对幕僚的称呼。②故彰: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③汉:指银河。④企水:口渴思饮。⑤罗:一种地衣类植物。⑥荡累:消除忧虑。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⑦悟衷:开扩心胸。散赏:散心,欣赏。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①猛浪若奔 奔 ②互相轩邈 轩
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甲文中作者是如何有层次地描绘“异水”的?
(4)从感官系统上看,两文主要从发布:2024/12/10 23:0:1组卷:257引用:4难度:0.7247.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劳其筋骨 无案牍之劳形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能损魁夫之丘 D.管夷吾举于士 入则无法家拂士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告之于帝 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其如土石何 C.发于声,而后喻 委而去之 D.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A.开篇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意在阐述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练。
B.第②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炼激发人的斗志,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
C.本文最后提出了文中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D.本文论证严密,通篇设喻说理,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发布:2024/12/10 21:30:1组卷:31引用:2难度:0.5248.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问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甲】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聚室而谋 不谋而合 图谋不轨 与虎谋皮 B.杂然相许 以身许国 封官许愿 只许州官放火 C.跳往助之 拔苗助长 爱莫能助 拔刀相助 D.汝心之固 固执已见 顽固不化 固若金汤
【甲】且焉置土石?
翻译: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
理解: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要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无处放置土石,这只是困难之中较小的一个,所以她反对愚公移山的决定。
【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翻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
理解:愚公以“子孙无穷而山不会增高”来回击智叟的质疑,表现出愚公移山态度的不可动摇。
(3)“愚公精神”指为正义事业,不惧困难、坚韧顽强的大无畏精神,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愚公精神”在项羽和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秦朝末年,大将章邯率四十万秦军,包围钜鹿)项羽乃悉引①兵渡河,救钜鹿。皆沉②船,破釜甑③,烧庐舍,持④三日粮,以示⑤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九战,绝⑥其甬道,大破之。
(取材于《史记•项羽本纪》)材料二
天汉元年,武持节⑦使匈奴,单于欲降③之。乃幽⑨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杖汉节牧羊,卧起⑩操持,节旄尽落(终不降)。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及还,须发尽白。
(取材于《汉书•苏武传》)
【注】①[引]率领。②[沉]凿沉。③[釜甑(zèng)]炊具。④[持]携带。⑤[示]表示。⑥[绝]截断。⑦[节]旄节。使臣所持信物。⑧[降]使……归降。⑨[幽]幽禁。⑩[卧起]睡觉、起来,指时时刻刻。发布:2024/12/10 20:30:1组卷:136引用:4难度:0.5249.阅读下面《背影》中的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ᾴnshᾱ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根据拼音,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pᾴn shᾱn)
(2)结合语境,说说“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攀”改成“抓”好不好,为什么?
(3)语段中画线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你以第一人称口吻,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发布:2024/12/10 19:0:2组卷:45引用:4难度:0.6250.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剧情也很精彩,编剧在编辑各集简介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根据你对原著的阅读,对下面集数进行合理的排序。
①红军过草地,征途千辛万苦
②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坚定抗日
③红军剧社成立,革命思想大传播
④大渡河战役,战士以死相拼
正确的顺序是发布:2024/12/10 19:0:2组卷:150引用:4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