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378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374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261.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1)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2)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发布:2024/12/10 5:0:1组卷:40引用:3难度:0.7
  • 262.比较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七里之
     

    ②委而
     

    ③寡助之至,亲戚
     

    ④傅说于版筑之间
     

    ⑤必先其心志
     

    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这两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处世为人、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发布:2024/12/10 5:0:1组卷:444引用:3难度:0.5
  • 26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
    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表现了“乱花”和“浅草”暮春时的勃勃生机。
    C.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钱塘湖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D.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了钱塘湖春景。
    (2)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10 3:0:1组卷:46引用:2难度:0.7
  • 264.名著阅读。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你看,真正的事实,不是与那个寓言相反吗?蚂蚁是顽强的乞丐,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国家)的
     
    (人名),该书被誉为“
     
    ”。
    (2)请结合本文段说说为什么本书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

    发布:2024/12/10 1:30:1组卷:267引用:8难度:0.6
  • 26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0 0:30:1组卷:688引用:4难度:0.7
  • 266.为了重视手写汉字,传承中国汉字文化,学校将举行“书写的力量”主题活动。作为此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
    材料一:作为世界唯一表意文字,汉字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所取代。
    材料二:《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说,一个社会的文化诉求是我们能写好字的关键,现在一些人随意拿汉字、汉语来调侃和戏谑,解构汉语的语法规则,歪曲一些字的形音义等。长此下去,作为母语的汉字本体就会发生蜕化和异化,它反过来又会侵蚀我们的精神和文化。因此,我们的社会要有文化诉求,要有文化素养,让这种文化修养、文化诉求走到全民层面上是写好汉字的关键。
    (1)阅读上面两则材料,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主要信息。
    (2)小岚认为现代化的汉字输入方式更便捷,手写已经不再重要,这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参加。请你以朋友的身份劝说小岚积极参加此次活动。
    (3)请你根据材料一的信息,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4)汉字中有一类字叫做“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选字并解析: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131引用:10难度:0.5
  • 26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歌常常用意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2)本诗颈联被誉为“独绝千古”,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41引用:4难度:0.4
  • 268.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寒暑,故下争致死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注释]①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巡。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军士吏
     

    ②将军
     

    ③皇帝敬将军
     

    ④将士退散
     

    (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一处)
    前 后 大 小 战 凡 四 百 余 杀 贼 卒 十 二 万 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4)周亚夫和张巡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两篇文章共同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的?

    发布:2024/12/9 22:0:1组卷:157引用:6难度:0.5
  • 269.《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
     
    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除了蝉,在作者笔下,
     
    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
     
    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养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发布:2024/12/9 21:0:1组卷:87引用:2难度:0.5
  • 270.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发布:2024/12/9 20:0:1组卷:240引用:9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