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2519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已完结
夯实根基 短时高效 考点聚焦
浏览次数:1097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2781.阅读《背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甲】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乙】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选文语言素朴、简净而又细致,从【甲】【乙】两处划线中任选一处整体赏析。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6引用:4难度:0.5
  • 278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注】,匿桥下。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注】跸(bì):帝王出行,沿途要警戒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释之为廷尉
     

    ②使骑捕之,廷尉
     

    ③此人亲吾马
     

    ④民安所其手足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4)你认为文帝和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9引用:6难度:0.3
  • 278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的《三峡》)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选自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清:回倒影 流见底
    B.自:非亭午夜分 康乐以来
    C.绝:𪩘多生怪柏 哀转久
    D.见:不曦月 清流
    (2)把语段(一)和(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一】文采用
     
    结构行文,先后给人以山高、水急、趣多、凄清的美感;【二】文采用
     
    结构行文,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的印象,突出山川景色的秀美。两文都是写景散文,都做到了情景交融,都直接抒发了
     
    之情。
    (4)两文都提到了“猿鸣”,各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92引用:5难度:0.6
  • 2784.用“√”、“×”判断下列文意理解的对错。
    (1)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2)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3)文章第三段着重写春冬时三峡之趣,从俯视、仰视多个视角表现景物特点,描写景物注意了动静结合。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0引用:1难度:0.8
  • 278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一九二〇年冬天,我第一次在政治上把工人们组织起来了,在这项工作中我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的指引。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的信仰。……一九二一年五月,我到上海去……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文段中“我”是谁?三本书建立起“我”的什么信仰?“我”“一九二一年五月”去上海做何事?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4引用:3难度:0.7
  • 278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生活中,一定有过这样那样的事,令你激动,令你兴奋,一定有人关心过你,帮助过你。这些事或人给你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珍藏在你的心底。回忆这些往事,你会再次激动,再次兴奋,再次受到鼓舞,获得力量。现在,拿起笔来把你珍藏的记忆写出来吧。
          请以《珍藏的记忆》为题,也可以另拟题目,但题目中要含有“珍藏”的意思,写一篇文章,500字以上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00引用:9难度:0.7
  • 2787.《答谢中书书》一文描写景物都运用了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3引用:1难度:0.8
  • 2788.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在我看来,他说的话是真诚、老实的。我有机会核对他的许多话,结果往往发现这些话是对的。他对我进行了几次不太过分的政治宣传,但是同我在“非匪区”所受到的政治宣传比起来,却算不得什么。无论对我写的文章,或拍的照片,他从来不加任何检查,对这优待,我非常感激。他尽力使我弄到能够说明苏区生活的各方面的材料。
          (乙)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红军之所以能在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坚持行军和战斗,直至取得最后胜利,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1)节选文字(甲)中的“他”是谁(人名)?
    (2)节选文字(乙)中的“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精神?它有怎样的内涵?请根据原著内容级括回答。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74引用:3难度:0.7
  • 2789.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二)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效郭景纯《江赋》曰:“虎牙桀竖以屹翠。荆门阙竦而盘薄,围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响而电激者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改动)【注】①桀竖:像小木桩一样竖立。②翠(如):险峻。③盘薄:宏大而雄伟。④湓(pén):水涌溢。⑤响(hǒu):轰鸣。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三峡七百里中/非亭午夜分
    B.有时朝白帝/野芳而幽香
    C.空传响/行深山巨
    D.渔者歌曰/温而知新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有人评说段(一)的写景“次序分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描写三峡景致的层次思路。
    (4)语段(一)和语段(二)末尾都有引用之语,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48引用:4难度:0.4
  • 279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①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锅磕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儿,又凶又倔,真想把它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能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厉而又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儿。
          ②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住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它前行的声音,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藏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潮涨潮落。
          ③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威严,所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蹭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④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机,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繁星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⑤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行走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了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直悄悄地躲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它这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一鱼尾纹。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多地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消失在他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只能在清冷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⑥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有删改)(1)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人生的不同时期 时间的栖身之处 时间带给作者的感受
    童年 挂钟
     
    上初中以后 手表
     
    后来 各种能显示时间的器物  ③
     
    十几年前到现在
     
    时间永伴身边
    (2)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
    ②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多地沾染上锈迹,让一座老屋逐渐驼了背。
    (4)文章写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看法。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0引用:1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