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572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已完结
专题复习 温故知新 统编版
浏览次数:3533 更新:2025年07月03日
  • 391.下面是小雨同学分享给大家一段时事评论,请你阅读。
    历史不可忘 奋斗创未来
          ①9月18日,刺耳的警报声再次划破沈阳上空。这是一种警示,警示我们永远铭记历史!
          ②91年前,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由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重灾难之中。91年过去,回想起来仍痛彻心扉:一夜之间沈阳失陷,几个月东北几近丧失。日本军国主义则更加贪婪,肆无忌惮地将侵略魔爪从东北伸向了全中国。
          ③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弱国弱民,一盘散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危如累卵的中国,呼唤一支能够聚沙成塔、握指成拳的先进力量,以力挽狂澜之势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伟力,将侵略者赶出中国!
          ④是中国共产党,在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就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吹响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声号角;是中国共产党,冲破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义无反顾战斗在最前线,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在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是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抗日救国的重任。
          ⑤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代价,赢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从而开启了民族复兴浴火重生的历史征程。
          ⑥铭记历史,警示未来。我们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⑦历史反复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所系,前途所在;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中国号巨轮就一定能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⑧勿忘九一八,就是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勇于斗争、敢于胜利,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回望来路,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苦难,铸就辉煌;展望未来,新时代的中国,朝气蓬勃,踔厉奋发!
    (新华社记者徐扬2022年9月18日)
    (1)小雨想通过这篇时事评论告诉我们什么观点呢?
    (2)同桌小江同学询问你这篇文章②③两段有什么作用?请你告诉他。
    (3)有人认为第⑤段中加点的“3500多万”“14年”可以删去,你觉得可以吗?请说说理由。

    发布:2024/12/4 6:0:1组卷:41引用:2难度:0.5
  • 392.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中,有误的两项是(  )

    发布:2024/12/4 5:30:2组卷:49引用:3难度:0.8
  • 39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老军校      宝元元年,党项围延安七日,邻于危者数矣。范侍郎雍为帅,忧形于色。有老军校出,自言曰:“某边人,遭围城者数次,其势有近于今日者。虏人不善攻,卒不能拔。今日万万无虞,某可以保任。若有不测,某甘斩首。”范嘉其言壮人心,亦为之小安。事平,此校大蒙赏拔,言知兵善料敌者,首称之。或谓之曰:“汝敢肆妄言,万一言不验,须伏法。”校笑曰:“君未之思也。若城果陷,何暇杀我耶?聊欲安众心耳。”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释】①党项: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②范侍郎雍:范雍,宋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字伯纯,曾于宝元二年(1039年),受镇武军节度使,镇守延州。③军校:古代军队中任低级军职的军官。④某:我。⑤虞:忧虑,忧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周亚夫细柳 军:
     
    ②上自 劳:
     
    ③军士吏 被:
     
    ④忧形于 色: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细柳军/君未思也(《老军校》)
    B.请军礼见/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C.成礼去/聚室谋(《愚公移山》)
    D.天子动,改容式车/行拂乱其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邻于危者/数矣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5)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汉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
    (6)根据【乙】文文意,简要说说老军校立军令状所起的作用。

    发布:2024/12/4 3:30:2组卷:121引用:2难度:0.9
  • 394.腾讯读书频道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扼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篇精彩的推荐语。

    发布:2024/12/4 3:0:2组卷:107引用:5难度:0.7
  • 395.阅读名著《昆虫记》,完成问题。
          ①“它姿态纤细而优雅,有着淡绿的体色和轻薄如纱的长翼。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昆虫。”
          ②“它穿着黑色外衣,身体闪着黄铜色或金色的光辉。利落的鞘翅,配上细长的一双触角,身材苗条,显得雍容华贵。”
    (1)上面两段文字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
     
    ,①句中的“它”是指
     
    ,②句中的“它”是指
     
    。这类科普作品的写作目的是
     
    ,增进大众对科学的了解。
    (2)选文中的两种昆虫有什么共同习性?请简要回答。(至少答两条)

    发布:2024/12/4 3:0:2组卷:183引用:3难度:0.5
  • 39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注释】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④涕:眼泪。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天 祥 将 出 狱 即 为 绝 笔 自 赞 系 之 衣 带 间。
    (2)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
    ①往之
     

    ②与民
     

    ③威武不能
     

    ④过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见闻者无不流涕。
    (4)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写作目的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5)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发布:2024/12/4 3:0:2组卷:447引用:2难度:0.5
  • 397.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发布:2024/12/4 2:30:1组卷:790引用:7难度:0.7
  • 398.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日光下
     

    ②猛浪若
     

    (2)下列各组语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境过清 全石为底
    B.潭中鱼可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C.影布石 负势竞
    D.不足外人道也 坻、为屿、为嵁、为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通读甲乙两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请简要分析。

    发布:2024/12/4 1:30:1组卷:48引用:4难度:0.6
  • 39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那一夜,“白云”和“星星”说了悄悄话
          9月6日,“鸟巢”的圆形舞台上,何白云和“星星”对话:“今夜的星星比任何时候都多,我在星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星星,你好!”何白云是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大型手语舞蹈《星星,你好》的演员之一。昨天,何白云回到深圳,记者走近这个八岁起便生活在无声世界中的美丽姑娘。
          何白云的听力是8岁时因发烧打针过量丧失的。凭借助听器,何白云仅能听到微弱的声响,直到2004年安装了电子耳蜗才有了好转。大学毕业后的何白云在市残联下属的深圳残疾人网工作。上京训练演出3个月了,回到深圳,何白云用舞蹈《星星,你好》传达了兴奋之情。
          今年3月份,北京的手语舞蹈老师到深圳选拔参加开幕式表演的人选。“白云,你身高够了,去参选一下吧。”市残联以为工作人员鼓励她去参加选拔。除了何白云,深圳参加选拔的还有9名来自元平特殊学校的聋人姑娘。
          何白云告诉记者,选拔前,元平特殊学校的老师帮其他9名聋人姑娘排练了健美操表演,而她却没有任何准备。去到选拔现场,何白云见到其他9人正在联系排练好的健美操,就跟着学跳了五分钟,学习了两个八拍的动作。开始选拔了,两个八拍的动作很快跳完了,其他选手还在跳,没有舞蹈基础的何白云跟不上节奏和动作,只能停下来站在一旁看。没想到,负责选拔的老师就挑中了何白云和元平特殊学校的一名学生。
          不会下腰,不会劈腿,不会滑跪,一开始何白云在舞蹈上就是一张白纸,跳起舞来身体还很僵硬。在5月初广州的第一次集训里,何白云真正尝到了苦的味道。早上六点半起床开始跑步、压腿,八点钟开始舞蹈动作的训练,20天里每天都训练近十个小时。之后,何白云再次通过了选拔,得以去北京参加演出。
          何白云说,对没有舞蹈基础的她来说,最辛苦的便是滑跪的练习。因为不掌握要领,每次都是“扑通”就跪下去了。“这种跪法是很疼的,膝盖都破皮流血了。”
          终于等来了演出的这一天。“感觉很不一样,特别紧张,也特别兴奋。”何白云说,之前她们曾在鸟巢彩排过三次,但真正演出时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就想着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舞蹈演出服白色灯笼裙有玄机,可以充气膨胀起来,左右两个开关各控制充气和灯泡。演出时,她们身上还要背着个电池。“可能有三四公斤重。”何白云说,当裙子亮起来,并慢慢充气膨胀起来时,觉得身上的裙子就像一朵白云。“我的名字就是白云。”何白云惊喜于这样的巧合。穿着浮云般的裙子,和“星星”说着悄悄话,何白云很享受那种轻盈浪漫温暖的感觉。而最令她感动的是,她们向“星星”说的最后一句话:“把我的名字放在你的心上,我们永远在一起。”
    (选自《晶报》2008年9月11日,有改动)
    (1)下面对这篇通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通讯以残疾姑娘何白云为对象,通过记叙她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的过程与感受,赞美了她勇敢顽强的精神。
    B.何白云只是众多残疾人中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篇通讯写作目的是借这一典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来赞美残奥会运动员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C.本文对何白云参加北京残奥会开幕式表演的过程作了详细的介绍,对她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细节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D.受篇幅所限,这篇通讯只精选了几个典型片段用十分精当的语言叙述出来,语言简洁而又不失生动活泼。
    (2)请分层概述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
    (3)请简要分析这篇通讯的标题的特殊。
    (4)有人说他不愿看残奥会的电视转播,因为他不忍看到残疾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比赛,感觉很残忍,很痛心,甚至有人建议取消这一赛事。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4 1:30:1组卷:375引用:6难度:0.6
  • 40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从色彩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本诗豪迈奔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发布:2024/12/3 22:30:1组卷:116引用:3难度:0.8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