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93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750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41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这道目光就像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②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这是出现在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③亏得有这么一对眼睛,托尔斯泰的脸上于是透出一股才气来。此人所具有的天赋统统集中在他的眼睛里,就像俊美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丰富思想都集中在他的眉峰之间一样。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它们可以照耀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同样也可以成功地把探照灯光射进最阴暗的灵魂深处。这一对烁烁发光的晶体具有足够的热量和纯度,能够忘我地注视上帝;有足够的勇气注视摧毁一切的虚无,这种虚无犹如蛇发女怪那样,看到她的人就会变成石头。在这对眼睛看来,没有办不到的事情,除非让它们陷入无所事事的白日梦中,在优雅而快活的梦境里默默无声地享乐。眼皮刚一睁开,这对眼睛就必然毫不含糊,清醒而又无情地追寻起猎物来。它们容不得幻影,要把每一片虚假的伪装扯掉,把浅薄的信条撕烂。每件事物都逃不过这一对眼睛,都要露出赤裸裸的真相来。当这一对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他的心窝。
    (选自《列夫•托尔斯泰》有删改)
    (1)三段文字都在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但各有侧重,其重点分别是什么?
    (2)第二段末引用高尔基“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描述,有何作用?
    (3)从选文中看出托尔斯泰是怎样的一个人?

    发布:2024/12/2 23:0:1组卷:94引用:4难度:0.6
  • 4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20:0:1组卷:1626引用:12难度:0.7
  • 413.古诗词阅读。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发布:2024/12/2 20:0:1组卷:294引用:5难度:0.7
  • 4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12/2 18:0:2组卷:161引用:9难度:0.3
  • 41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17:30:2组卷:574引用:2难度:0.8
  • 41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颈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发布:2024/12/2 16:0:1组卷:335引用:11难度:0.7
  • 417.古诗鉴赏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发布:2024/12/2 15:30:1组卷:470引用:17难度:0.5
  • 418.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15:30:1组卷:171引用:3难度:0.8
  • 41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 lí):吃酒糟,喝薄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无与为乐者 念:
     
    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竹柏影也 盖:
     
    ④皆可以 饱: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3)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

    发布:2024/12/2 13:0:1组卷:193引用:10难度:0.6
  • 420.文言文阅读。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乙】      贽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身衣弋绨,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凌,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结和亲,后而背约入盗,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恐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赐以几杖。群臣袁盎等谏说虽切,常假借纳用焉。张武等受贿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呜呼,仁哉!
    (节选自《汉书•文帝纪》)【注释】①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吾 奉 先 帝 宫 室 常 恐 羞 之 何 以 台 为
    (2)据《古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文中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其山,不起坟。
     

    A.沿袭
    B.原因
    C.根据
    D.于是
    (3)翻译下列画线句子。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张武等受贿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
    (4)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文帝的形象。

    发布:2024/12/2 11:0:1组卷:368引用:7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