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117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770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42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语段所叙述的战役和结果。发布:2024/12/2 8:0:27组卷:65引用:5难度:0.842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在《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请分析词人着力描写梦境的作用是什么?
(2)近代梁启超评此词:“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请从场景角度赏析其豪放的艺术风格。发布:2024/12/2 7:0:2组卷:256引用:5难度:0.742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首诗的作者是
(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所展现的画面: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发布:2024/12/2 7:0:2组卷:68引用:2难度:0.7424.阅读下面的诗和文,完成问题。
【甲】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以上诗、文都与战争有关,【甲】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3)以下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实录真实事件,是首激荡人心的英雄战歌。
B.【甲】诗表现我军将士攻占敌人城池时的勇敢无畏。
C.【乙】文表现细柳营将士们以国事为重,军纪严明。
D.【乙】文表现周亚夫治理军队严酷刻板,不近人情。
(4)从选文看,【甲】诗描绘战争场面,【乙】文描绘发布:2024/12/2 6:30:2组卷:112引用:5难度:0.3425.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 6:30:2组卷:345引用:11难度:0.8426.阅读《背影》(节选),完成问题。
①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②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你如何理解第①段中的两处“聪明”?
(2)“我”对父亲情感的“不耐烦”主要体现在哪两处?请简要概括。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下面是对父亲的语言描写,分别表现了父亲的什么?
①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②进去吧,里边没人。
(5)结合语境,续写两句,表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
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
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
父亲是发布:2024/12/2 4:30:1组卷:109引用:3难度:0.5427.法布尔被誉为( )
发布:2024/12/2 3:30:1组卷:545引用:13难度:0.8428.请选出加点词语含贬义的一项( )
发布:2024/12/2 3:0:2组卷:135引用:2难度:0.8429.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虚实结合,描绘了黄鹤楼色彩缤纷的美景,引人遐思,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B.首联写出诗人眼前只见江楼而不见仙迹的失落,为下文思乡而无处望乡作了铺垫。
C.诗中两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鹤去楼空的无限感慨,以及吊古伤今的怅惘之情。
D.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凉。
(2)这首诗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蕴含着诗人登楼远眺后的内心所感。请分别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及其产生的原因。发布:2024/12/2 2:30:7组卷:123引用:2难度:0.5430.综合性学习。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八年级(2)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庭”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发布:2024/12/1 22:30:1组卷:114引用:1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