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199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867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59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敝:同“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饿其体肤 饿:使……饥饿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喻:了解,明白
    C.管夷吾举于 士:士兵
    D.人恒,然后能改 过:犯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点“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林深鸟栖,水广则鱼游
    A.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B.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C.然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D.入无法家拂士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反面进行推论,自然导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B.甲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C.乙文中太宗以“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设喻,阐明施行仁义的必要性。
    D.【甲】【乙】两文都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国家兴盛内要有“法家拂士”,外要有“敌国外患”;【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存百姓”,其次是“不敢纵逸”,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发布:2024/11/25 4:0:1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59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是按照“
     
    ”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作者用他耳闻目睹的共产党人及红军、苏区的真实情况,力求解开“
     
    ”这个谜。

    发布:2024/11/25 0:30:2组卷:55引用:3难度:0.7
  • 593.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二)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①芜秽:犹荒废,形容田地未整治,杂草丛生。秽:多。②侯:拜访。③清世志:让世道澄清的志向。清:形容词做动词用。
    (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丈夫之 既加
    B.岂不大丈夫哉 危急存亡之秋也
    C.之曰 必敬必
    D.不得 处处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孟子》文章以逻辑严密著称,请简要分析语段(一)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4)语段(一)和语段(二)都谈到了“大丈夫”,请你结合两个语段内容说说孟子、陈蕃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

    发布:2024/11/25 0:30:2组卷:52引用:3难度:0.6
  • 594.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①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对敌人从不留情面。②然而,通过阅读《背影》,又让我们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③或许,伟大的,都如他般憎爱分明。④憎得彻底,爱得深沉。
    (1)第
     
    句是病句,应改为:
     

    (2)第
     
    句是病句,应改为:
     

    发布:2024/11/25 0:0:2组卷:476引用:10难度:0.7
  • 595.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24 22:30:1组卷:546引用:8难度:0.9
  • 596.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两句诗的画面。
    (2)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的词以婉约细腻为主,《渔家傲》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B.诗中“归”字饱含作者经历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个理想归宿的热切愿望。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诗人空有才华、终遭逢不幸的深沉慨叹。
    D.本词通过记梦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达出积极进取的力量。

    发布:2024/11/24 22:30:1组卷:211引用:8难度:0.5
  • 597.舍腰蜂喜欢将巢筑在(  )的环境中。

    发布:2024/11/24 20:30:1组卷:206引用:3难度:0.8
  • 59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②往之
     
    ③是得为大丈夫乎
     
    ④以顺为
     
    (2)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驳论文,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论点”和“论据”展开批驳。 B.作者运用排比句,增强文意的气势和感染力,揭示了大丈夫的内涵。
    C.古代读书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文中“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相近。
    D.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丈夫之冠”为举例论证;“广居”“正位”“大道”为 道理论证;“得志”与“不得志”为对比论证。
    (4)请你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何现实意义?

    发布:2024/11/24 20:30:1组卷:415引用:3难度:0.5
  • 599.戏剧家罗斯丹评价《昆虫记》说:“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想,美术家一般地看,文学家一般地感受而且抒写。”请结合《昆虫记》整本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发布:2024/11/24 20:30:1组卷:322引用:10难度:0.8
  • 600.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党内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了精准的点评,请根据作者的点评说说以下的“他”分别指谁,并简要说说他们各自的性格。(任选一个作答)
    A.他是“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权威机构公认的现代最有才华的军事战略家之一”。
    B.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发布:2024/11/24 20:30:1组卷:14引用:2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