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21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890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64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发布:2024/11/22 14:30:2组卷:36引用:3难度:0.8
  • 642.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下列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有人说颈联中的“渐”“才”二字极富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2024/11/22 13:0:1组卷:59引用:3难度:0.7
  • 643.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光潜说:“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实不同。”【甲】【乙】两诗都写到了飞鸟归林的景象,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发布:2024/11/22 12:30:1组卷:241引用:4难度:0.5
  • 644.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回答问题。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作者是
     
    。“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这里的“西北部”,指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2)该书的作者在书中写到:“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指的是:
     

    A.北伐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红军长征
    D.南昌起义部队南下

    发布:2024/11/22 12:0:1组卷:25引用:2难度:0.8
  • 645.支付宝是一种网上支付工具,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如图所示的支付宝交易流程。

    发布:2024/11/22 11:30:1组卷:558引用:8难度:0.7
  • 646.第五次反围剿时,工农红军摒弃了以往的
     
    战术,采用了
     
    ,但最终没有取得胜利,之后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大转移”指的是
     

    发布:2024/11/22 10:30:2组卷:33引用:2难度:0.8
  • 647.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晓雾将
     

    ②未复有能其奇者
     

    ③怀民亦未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翻译句子。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乙文中侧面表现月光澄澈的句子是“
     
    ”。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此起彼伏。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指的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发布:2024/11/22 10:0:2组卷:56引用:2难度:0.6
  • 648.阅读《三峡》,完成各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引凄异                        属: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填空
    a.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b.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①:
     

    原句:
     

    理由②:
     

    原句:
     

    (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
     

    发布:2024/11/22 8:30:5组卷:247引用:4难度:0.7
  • 649.课外阅读。
    廊•亭•桥
    陈从周
          ①“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就点出了廊在庭院中的妙用。我国古代建筑的单体与单体之间,必依靠廊来作联系,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在园林等风景区,则更是因地制宜,巧于安排,构筑了曲直、高低、爬山、临水等多种式样的廊。
          ②廊在园林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廊引人随,水石其间,移步换景,幅幅成图。像驰名中外的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漫步其间,得以饱览昆明湖的湖光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扬州西园前的香影廊,未至其境,名已醉人。
          ③至于苏州沧浪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令人遐思无限。扬州园林主体建筑用楼,其廊亦作楼式,即复道廊,形成了多层的游览线,寄啸山庄是为佳例。
          ④廊之运用得当与否,有关全局,高下得宜,曲折有度,尤其在可有可无之间,益见功力。即竹廊三折,雅素无华,亦必婉转宜人。至于千步长廊,闿爽平直,则又为别调了。
          ⑤人们在旅途间,或在游览中,每见一亭,总想小憩片刻,借以恢复暂时的疲劳与观赏四周的景色,即“亭者,停也”。同时,因为它本身形式的丰富多彩,成为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之一
          ⑥亭之美,除造型外,还在于所处之景与所对之景,水边亭、山际亭、林间亭、花畔亭、桥上亭、廊中亭,地位不同,因景而异。伫云亭、快雪亭、待霜亭、牡丹亭之类,又因时而殊。可见亭之构筑非孤立的一座建筑物。
          ⑦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北京的景山五亭,为城内的最高点,每个到北京的人,常为它所吸引,必登高一快,以饱览首都景色。苏州拙政园的扇面亭,亭名“与谁同坐轩”,小亭临流,静观自得。笠亭如盖,半枕山腰。而网师园之月到风来亭又正点出此亭观景之妙。
          ⑧至于亭的形式,真是变化多端,可分方、圆、多边、海棠、梅花等等多种。按材料的不同,又有饶多野趣的茅亭、雅洁玲珑的竹亭、庄严凝重的石亭与晕飞多姿的木构亭,它在园林建筑中展示了最美丽的一页。
          ⑨桥,古代称为“河梁”,是架在水上的行道,虽属解决交通问题的一项工程,但是聪敏的我国古代人民,总是设法把它和生活、感情、艺术结合起来,是那么富于诗情画意。“小桥流水”足以令人向望江南水乡景色,而风景区的“断桥残雪”、交通要道的“卢沟晓月”,又使人必与四周的风物人情联系在一起。而园林中的桥,正是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⑩北京颐和园十七孔长桥卧波,陆水之间,平分秋色,为该园增添上几许光彩。晶莹如雪的玉带桥,一亭翼然的石桥,轻轻地划破了湖面的平整,淡淡地点醒了山影的静穆,又烘托了四时佳景。
    ⑪江南园林之桥,以雅洁精巧取胜。玲珑空透的拱桥,崛起空间,人桥倒影,更显得山高水阔,而水平线条的梁板石桥,则贴水而过,观赏游鳞莲果,益得情趣。苏州拙政园是以动观为主的园林,曲桥不但使水面分隔空间,更与曲廊一样起着“桥引人随”的作用,其分庭妙运,思致相同。网师园园小而精,以静观为主,廉泉桥小拱,横枕涧上,隐处园隅,安排得那么妥帖,游着至此,往往留步。
    ⑫美丽的中国园林桥梁,形式丰富多姿,有梁式桥、拱桥、浮桥、廊桥、亭桥等,在世界建筑艺术上放出一种独特光彩。
    (改编自2020年江西省中考模拟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廊在园中是游览线,又起着分隔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
    B.苏州拙政园是以静观为主,网师园以动观为主。
    C.亭在园林等风景区中,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
    D.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在形式上的共同点是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2)下列对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唐诗“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引出说明对象——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在介绍桥时,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小桥流水”“断桥残雪”“卢沟晓月”为例,具体真切地说明了桥具有诗情画意的特点。
    C.全文按照空间顺序,主要介绍了廊、亭、桥的作用及特点。
    D.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加点词“主要”说明亭在点缀风景的建筑小品中起决定性或重要作用,但不排除有次要的建筑小品;加点词“之一”说明点缀风景的主要建筑小品不只有亭。语言表达准确严密。
    (3)园林等风景区中的廊、亭、桥各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发布:2024/11/22 8:0:1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650.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思考“人民军队之父”“红军的缔造者和领导者”用来评价下列哪位红军高级将领最合适,并说明理由。
    A.彭德怀
    B.朱德
    C.刘伯承

    发布:2024/11/22 6:0:1组卷:92引用:4难度:0.5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