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26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969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691.班级组织“重温经典,走近伟人”之《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会。小文制作了一张读书卡片,请你帮她一起完成。
    人物 事件 性格特征
    朱德 担任全军统帅后,生活和吃穿都跟普通士兵一样,赤脚走路,南瓜充饥。
    住的窑洞,四面简陋,所有财物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 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
    贺龙 勇敢无畏沉着大气
    阅读启示:伟人的成就,除了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是自身性格品行决定的。

    发布:2024/11/20 15:0:2组卷:250引用:3难度:0.7
  • 692.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良心
          ①父亲因腹痛难忍进医院急诊,B超显示是急性阑尾炎,肠腔上还有一个直径4厘米的不明包块,医生怀疑这个包块是癌。“如果在阑尾手术中病人因其他病灶的影响而死在手术台上,本院不承担医疗责任。同意的话,请你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②“你们”是指大哥和我。医生的话让大哥的脸“刷”地变白,手术单在他手中“噗噗”地抖动。他把目光投向我,突然的灾难让他的脸上充满同舟共济的企盼。他问,二子,你看呢?
          ③“签就签呗!”我漠然地说。甚至我还打了一个哈欠,不耐烦地说:“昨晚我打了通宵麻将,太困了,想早点回家,手术时你就一个人待在这儿吧!”
          ④我想,既然没有大祸临头的感觉,何必要虚张声势地悲伤。大哥最终还是忍住了愤怒,在手术单上赌博一样谨慎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⑤我的冷血是存心的,因为我对父亲有着深深的不满。父亲原来是一名工人,45岁那年他病退回家,让与我同班读书的大哥辍学“顶替”。大哥比我大一岁,我俩的成绩不相上下,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可那时家里穷,父亲怕我俩都考上又都读不“终局”,于是决定让大哥回来“顶替”。
          ⑥就这样,我和大哥开始了不同的人生。大哥进厂不久,厂里更新了机器设备,他的工作只是坐在电脑监控室里按电钮,轻松自在,养得白白胖胖,并按部就班地娶了妻,生了子,节假日一家三口共用一辆摩托车,像一串幸福的糖葫芦在大街小巷兜风,活得好不滋润。而我这个世纪末的大学生却赶上不包分配,在一个又一个人才市场里兜售了两年,赔尽了笑脸,仍然没能把自己推销出去,个中辛酸,一言难尽。正是我们兄弟俩截然不同的生活境况让我开始憎恨父亲,他明知我自幼体弱多病,为什么不以保险起见让我“顶替”呢?既然父亲把他的爱以最实惠的方式给了大哥一个人,那么就让大哥一个人来承担养老送终的义务吧!我虽然冷血却不矫情,言为心声是我最大的优点。所以我说要回家睡觉。
          ⑦“请你们帮着把病人抬上手术床。”医生对我们说。我只好跟着大哥来到父亲的病房。病床上的父亲已被自己的汗水淋湿,扭曲的表情昭示着体内的疼痛正像风暴一样肆虐。生命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脆弱,大哥的眼睛终于坚持不住漾出红红的雾气,这份柔情有悖于他一贯的钢铁个性。父亲瞬间明白了自己的病情,他忽然想起什么来,吃力地叮嘱大哥:“假如我就这么走了,你只能给我立一根孝子棒(我们的风俗,一个儿子立一根),写上你的名字……”
          ⑧“为什么?”大哥吃惊地问。我也对父亲的“遗言”感到不满。到死还在偏心眼儿,这不是变相地骂我不孝,不认我这个儿子吗!
          ⑨“因为二子是我捡来的孩子,我得把这个权利留给他的亲生父母,万一他们以后有机会相认,我可不能昧了良心……”父亲说着又把眼光移到我脸上,“二子到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我实在不放心。谁会料到大学生就业这么难。那时让他多读书,我是想不能亏待了人家的孩子……二子啊,你别怨爸,爸就这点儿能耐。往后,让大哥多照顾着点儿一一大明,记着我的话,对弟弟要多帮衬,啊。”父亲艰难地说完这些,汗水已几乎将他淹没。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而他对我二十多年的疼爱却得不到回报,他要把写有我的名字的孝子棒给别人——为了良心。
    ⑩我的身世让我震惊。
    ⑪我的狭隘让我羞愧。
    ⑫我的灵魂被父亲的良心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⑬我没有离开医院,直至手术结束。医生告诉我们,“不明包块”原来是肠腔积液,真是虚惊一场。
    ⑭而我,已学着乌鸦反哺的姿势,给父亲喂饭。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⑤⑥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回溯了父子三人的生活经历,使故事情节更加充实完整。
    B.文章语言形象细腻。“他疼爱的目光久久地停在我脸上,眼眶里溢出浑浊的泪珠”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我深藏的爱和愧疚。
    C.第②段中,对大哥的神态、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大哥对父亲病情的担忧和他的毫无主见。
    D.“我”大学毕业后漂泊辛酸的生活和大哥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让我开始了对父亲的憎恨。
    (2)阅读文章,依据“我”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不满一
     
     
    一羞愧一
     

    (3)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你对第⑭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我的良心会背负如山的父爱,走过今生。
    (4)好的标题能提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题。请你仔细阅读文章,谈谈文章以“良心”为标题的作用。

    发布:2024/11/20 10:30:1组卷:845引用:13难度:0.5
  • 693.“以人性观照虫性,又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发布:2024/11/20 10:0:1组卷:70引用:2难度:0.8
  • 69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两项是(  )

    发布:2024/11/20 9:30:1组卷:454引用:7难度:0.8
  • 695.下面文段中,第②③两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语文学习既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又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1)第②句修改意见:
     

    (2)第③句修改意见:
     

    发布:2024/11/20 9:0:1组卷:496引用:28难度:0.7
  • 696.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富贵不能淫》)【乙】陈果,字稚硕,乡试登唐文献榜第二甲,授兵部山海关主事。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大成中年流落,挈妻子依之;及卒,果又以礼殡葬之,抚其子,择配,嫁其女。丙申,岁大祲,果出粟赈饥。
    (选自《新安县志》,有删改)【注】①陈果:明代新安县人(今深圳南头南山村人)。②阮大成:人名。③挈(qiè):带,领着。④岁大祲(jìn):这里指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新安县遇大旱,庄稼枯死,颗粒无收。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父
     

    ②往之
     

    ③挈妻子依之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②果慷慨尚气,少与阮大成友。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
    B.甲文启示我们“大丈夫”要做到不因富贵、贫贱、威武而动摇。
    C.孟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D.从表达方式看,甲文是议论文,乙文是记叙文。
    (4)按甲文中孟子的标准,陈果是否可以称得上“大丈夫”?请谈谈你的看法。

    发布:2024/11/20 9:0:1组卷:120引用:4难度:0.5
  • 69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上的最后一课
    胡一虎
          父亲出生在安徽桐城一个比较富裕的地主家庭,是家里的二少爷。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讲自己故乡的时候,最常讲起的就是他的母亲。自小失去母爱的父亲并没有因此失去爱心,每当收租的季节,父亲总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少年,尽其所能地帮助乡亲,“善良的二少爷”是父亲自小落下的好名声。
    “没有祖产,无祖可祭”,这是跟随国民党来台湾岛的人的隐痛。我始终没有问过父亲,他有没有后悔过。来到台湾后不久,父亲就与他的大伯父走散了。一个23岁的青年,一下子从一个地主家的二少爷,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
          不知道父亲有没有流过眼泪,总之在我懂事之时,父亲便已决定将一切深锁于心底。我看到的是一个对生活积极乐观的父亲,一个刚正不阿的父亲,一个正直廉洁的父亲。“心如松柏坚,性若金刚石,遇事讲是非,不为威武屈。”这是他的自咏。
          在我高三那年,发生了一件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因为那件事,我才走进新闻这一行。那一年我17岁,父亲已经从军中退役,在高雄市车船管理处做事。当时高雄的公交车是自动授币的,于是就有部分公交车司机作假,使一部分车票钱流到自己的口袋里。当时的公交车司机很多都有黑社会背景,所以一直没有人敢出面制止。父亲当时是主管稽查工作的,发现这一情况后,不顾朋友和家人的反对,坚持将贪污的司机查办到底。事情刚刚结束,父亲便遭到黑社会的报复,被人砍伤右臂,顿时血流如注,但他还是带伤忍痛继续追歹徒。在送他去医院救治时,我们5个兄弟姐妹惊慌失措,号啕大哭,父亲却淡然一句:“这是为正义而流的血,不必大惊小怪。”
          直至今日,这句话仍然影响着我的人生态度。
          随后的那段时间里,家里的恐吓电话响个不停,我至今还记得话筒那边传来的阴森森的声音:“我要杀你全家……”就连父亲经常骑的那辆摩托车,储油箱里也被人灌了硫酸,若发动车子便会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即便这样,父亲也没有低头。记得当时我还对父亲说:“别人的爸爸都聪明,只有我的爸爸最笨。”可是在心里,父亲的硬骨头却着实让我佩服。
          看着父亲身上的伤疤,我心痛之余,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虽然没法跟那些黑帮硬碰硬,但是我可以做一个新闻记者,去维护社会公正。父亲听说我的志愿后极力反对,他告诉我:“做新闻实在太累,我不愿你像我一样陷入是非圈里,你应该过一种安定的生活。”我当时笑着告诉父亲:“你放心,我绝不会像你那样,整天被黑帮追杀,我要圆滑一点儿。”可现在想来,我依然是做了父亲的翻版。我骨子里流着父亲的血,这也许就是基因的力量吧。
          父亲是2005年端午节因心肌梗死猝然离世的。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于2003年写的遗嘱: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是出家人对人生的看法,其实我也是恍恍惚地生,恍恍惚惚地死,不过我要生得光明磊落,死得无声无息……
          我的骨灰坛,生前已买好,两旁的对联:生前为善不求报;死后但求子孙贤。望尔等勿辜负我的愿望。
          人生不过梦一场,夫妻、儿女都是前世因缘,此生缘已了,一眼万缘空。你们不必为我死去而悲伤,我也不必为你们牵挂,该去的就让他们去吧。何况我已走完这无怨无悔的一生,应该含笑而去。
          亲爱的家人,别了!永别!感谢你们为我生前身后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辛劳!
          父亲用他最后的力量给儿子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教会我怎样从正面的角度看待生离死别。
          法国女作家尤瑟纳尔曾经说过一句话:“学会估算自己与上帝的距离,是非要到40岁不可的。”今天40岁的我越来越频繁地出入殡仪馆——这个象征生命终点的地方,我却同时在这个地方开始了自己人生下半场的思索与感悟:人生的第一堂课就是死亡,只有这样才会懂得珍惜,才不会感到畏惧
    (选自《读者》2017年第15期)
    (1)父亲给儿子上的最后一堂课是什么?
    (2)父亲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这件事给了“我”哪些影响?
    (3)父亲为维护正义不怕流血牺牲,但听到孩子的志愿后却说“做新闻实在太累,我不愿你像我一样陷入是非圈里,你应该过一种安定的生活”,这样的言行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5)阅读文章最后一句话,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发布:2024/11/20 7:0:1组卷:337引用:6难度:0.3
  • 698.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20 7:0:1组卷:563引用:6难度:0.9
  • 699.名著阅读。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20 6:30:1组卷:232引用:4难度:0.8
  • 700.阅读崔颢的《黄鹤楼》,完成下列各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B.诗歌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也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C.诗歌开头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
    D.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一个“空”字,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2)请用自己的语言将颈联的画面描述出来。

    发布:2024/11/20 1:30:1组卷:113引用:5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