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291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991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771.跨越时空,与斯诺相遇。小明同学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有一些问题向斯诺先生请教。请你依据这本书的内容,推测斯诺先生会怎样回答。
小明同学 斯诺先生 ★问题一:在“序言”中,您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您为什么强调“这是真的”? 这是一部纪实性作品,是我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问题二:您采访了红军领袖毛泽东,请您谈谈对他的印象。 (1) ★问题三:您为什么对“红小鬼”这么感兴趣呢? (2) ★问题四:您那时曾说过“这本书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者”,那么现在呢? (3) 发布:2024/11/16 22:0:1组卷:381引用:12难度:0.377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精用“接”“连”“转”“舞”四个动词,开篇宏阔大气,画面感强。
B.“仿佛梦魂归帝所”,是说作者仿佛脱离了尘世,进入了天帝生活的宫殿。
C.下阕后三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D.《渔家傲》意境辽阔,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是李清照婉约词的代表之作。
(2)词中的“谩”有几层含意?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1/16 21:0:1组卷:146引用:3难度:0.777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发布:2024/11/16 20:0:1组卷:196引用:6难度:0.877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或王命急宣/或遇其叱咄(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B.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C.有时朝发白帝/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略无阙处/必能裨补阙漏(诸葛亮《出师表》)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有人说,郦道元的《三峡》宛如一曲交响乐,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跌宕起伏。请结合语段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试比较两文在结尾的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江水又东,历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暗彻山南:有门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纹,类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势急峻,故郭景纯《江赋》曰:虎牙桀坚①以屹崒②,荆门阙竦而磐礴③,圆渊九回以悬腾,湓④流雷呴⑤而电激者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注释:①桀坚:像小木桩一样树立。②崒:险峻。③磐礴:宏大而雄伟。④湓(pén):水涌溢。⑤呴(hǒu):轰鸣。发布:2024/11/16 19:0:2组卷:44引用:2难度:0.477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感情强烈,感人至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中的“搔”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1/16 19:0:2组卷:125引用:3难度:0.3776.下列有关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6 18:0:1组卷:514引用:4难度:0.8777.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叙事,交代送别的地点和事由,即诗人从楚地乘船漫游至荆门外。
B.甲诗颔联中的“随”字化静为动,形象地描绘出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
C.乙诗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为整首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D.乙诗尾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心情,表达了诗人厌恶战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诗都写到“月”,其作用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发布:2024/11/16 15:30:2组卷:153引用:4难度:0.6778.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啜饮。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发布:2024/11/16 14:0:1组卷:1178引用:21难度:0.7779.阅读《背影》选段,完成问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动词恰当的是
A.吊 缩 拉 B.攀 勾 搀
C.攀 缩 搀 D.吊 勾 扶
(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很轻松似的”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3)“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
(4)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内容:
结构:发布:2024/11/16 14:0:1组卷:112引用:6难度:0.5780.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发布:2024/11/16 12:0:2组卷:201引用:19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