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原创 已完结
中考备考、热点专题、命题分析、模拟训练
浏览次数:792 更新:2025年04月29日
更新中
中考模拟 分类汇编 专项突破
浏览次数:1596 更新:2025年04月28日
  • 7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根据你的阅读积累,解释画线句的意思。

    发布:2024/12/19 1:30:1组卷:26引用:2难度:0.8
  • 72.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B.子未学礼乎?丈夫之也。 冠:行冠礼。
    C.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意:在意。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徒跣:赤脚走在路上。
    (2)下面对文中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B.得志,与民由之——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C.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大王给与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
    D.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虽然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但又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
    (3)下面对两篇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的出处不同。甲文出自《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著作;乙文出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
    B.甲乙两文的内容不同。甲文是讨论“何谓大丈夫”的问题。孟子针对景春的观点,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乙文写的是安陵君面对强泰企图用“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政治骗局,而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表现了安陵君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C.甲乙两文的写作方法不同。甲文用的是议论文的笔法,先就景春提出的“大丈夫”的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标准;乙文用的是小说的笔法,先交代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和原因,再写他出使秦国,和秦王作斗争的经过,最后取得了胜利。
    D.甲乙两文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孟子看来,“大丈夫”具有不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的因素所迷乱、动摇和屈服的气概,唐雎也具有勇敢、责任和担当的国士情怀,这些意志和精神我们都应该发扬光大。

    发布:2024/12/19 1:30:1组卷:201引用:4难度:0.7
  • 73.“弘扬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请用简洁的文字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做推荐语,80字左右。

    发布:2024/12/19 0:0:2组卷:17引用:3难度:0.7
  • 74.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性格特征 相关事迹
    周恩来 A.
     
    ①把胳膊爱护地搭在“红小鬼”的肩膀上,走过乡间田野;
    ②第一次与斯诺见面时用英语打招呼,为其规划采访行程。
    B.
     
    意志坚定;爱惜部下 ①长途跋涉,到上海、北京、柏林找寻共产党;
    ②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与他们一起娱乐、运动。
    彭德怀 生活节俭;性格刚烈 ①同部下一样,只有两件衣服;
    ②从事谍报工作被抓后不屈服,坚决不招供。
    贺龙 英勇无畏;善于用兵 C.①
     
    ;②
     

    发布:2024/12/19 0:0:2组卷:687引用:7难度:0.7
  • 75.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野望》一诗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2)《黄鹤楼》一诗中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抓住沙漠典型的景物进行了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其中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动态的视角写出了由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诗句是:
     

    发布:2024/12/18 22:0:1组卷:2693引用:8难度:0.9
  • 7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A貌不惊人--一个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人,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这是大家常用的话),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膊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他已年过半百,也许已有五十三四岁,究竟多大,谁也不知道--但是李长林笑着告诉我,就他所记得而言,他每次总说五十六了。这好像是他爱说的一个小小的笑话。李长林认为,他同现在这位夫人结婚后就不再记年龄了。这位夫人是个骨骼粗壮的农村姑娘,枪法高明,骑术高超,自己领导过一支游击队,把受伤战士背在身上,大手大足像个男人,身体壮实,作战勇敢。
    (1)文段中A是
     

    (2)请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发布:2024/12/18 22:0:1组卷:370引用:3难度:0.7
  • 7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
    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
    (1)
     
     
     

    (2)
     
     
     

    发布:2024/12/18 18:0:1组卷:554引用:25难度:0.7
  • 78.综合性学习。
          家风,是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风尚和作风,是家庭成员成长的“地基”。请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为深入挖掘和宣传身边的“最美家庭”及感人故事,孝感市政府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活动,要求推荐或自荐赢得社会赞誉、彰显家庭美德和良好家风的家庭参评。
    材料二:

    (1)写一写:材料二是孙仁同学在活动中创作的一幅反映家风的漫画,请你根据漫画内容完成下面的仿写。
    好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孝行为
     

    (2)说一说:假如你家自荐参加“最美家庭”评选,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家的家风和践行情况。

    发布:2024/12/18 16:30:2组卷:422引用:11难度:0.7
  • 79.《朝花夕拾》是鲁迅作品中最富有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相关题目。
          选段(一)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选段(二)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么新鲜。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了,斯多葛也出来了。
    ①鲁迅先生非常喜欢选段(一)(二)中提及的两部书,请写出两部书的名称。
    ②最后鲁迅也走上了“写作”的道路,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朝花夕拾》中哪篇文章中提到过?请概述使他转变的相关情节。

    发布:2024/12/18 15:30:1组卷:53引用:5难度:0.7
  • 80.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  )

    发布:2024/12/18 13:30:2组卷:59引用:2难度:0.9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