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314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009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831.名著阅读。
下面有关《昆虫记》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发布:2024/11/14 12:0:2组卷:335引用:4难度:0.983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解释“初平”“暖树”两个词语。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发布:2024/11/14 11:0:1组卷:222引用:5难度:0.7833.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 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发布:2024/11/14 10:30:1组卷:569引用:10难度:0.983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
(2)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发布:2024/11/14 9:0:2组卷:140引用:4难度:0.583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4 8:1:13组卷:5541引用:31难度:0.7836.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1)选段中的“他们”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2)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发布:2024/11/14 3:30:1组卷:366引用:7难度:0.7837.请根据《红星照耀中国》的读书简报,完成下列问题。
《红星照耀中国》目录速览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五篇 长征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批注:作品是按照(1)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摘录 人物图片 人物剪影 人物姓名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传说他能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一个苏区。他的口才很好,说起话来能够“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3)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具有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 (4) 发布:2024/11/14 2:30:1组卷:82引用:3难度:0.7838.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填写摘录中的“他”的姓名。
读摘录 猜姓名 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①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顴骨突出。 ② 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出。 ③ 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④ 发布:2024/11/14 2:0:1组卷:588引用:7难度:0.8839.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猛浪若奔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①大抵若是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C.①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D.①胜绝第一 ②猿则百叫无绝
A.负势竞上
B.蝉则千转不穷
C.互相轩邈
D.其一犬坐于前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断句,断三处。
流 水 周 于 舍 下 飞 泉 落 于 檐 间 红 福 白 莲 罗 生 池 砌
(4)翻译下列句子。
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
(5)甲、乙两文画线处都写到了猿鸣,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它们各自的表达作用。发布:2024/11/13 23:30:1组卷:279引用:3难度:0.5840.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回答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送友人入蜀①
见说蚕丛②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③,春流绕蜀城。升沉④应已定,不必问君平⑤。【注】①此诗为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诗人当时受到朝廷权贵的排挤。②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③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④升沉:指功名得失。⑤君平: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为生。
(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的首联交代了诗人出蜀的路线,诗人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B.甲诗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C.乙诗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
D.乙诗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2)甲诗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中“随”“入”二字历来为人称赞,请选其一,作简要分析。
(3)两首诗的景物描写各具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颈联分别作简要分析。发布:2024/11/13 22:30:1组卷:158引用:4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