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314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009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841.(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B.乙诗首联即运用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一色彩鲜明。“横”字勾勒青山的 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C.甲诗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D.乙诗尾联写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
(2)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情感和表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具有绘画美,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交替出现,变化奇妙,气象恢宏。
B.乙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其中,又充满了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C.甲诗艺术上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D.乙诗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发布:2024/11/13 22:0:1组卷:142引用:2难度:0.6842.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乙】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丈夫之冠/既加冠/怒发冲冠/勇冠三军
B.父命之/苟全性命/自命清高/惟命是从
C.居天下之广居/面山而居/聚族而居/深居简出
D.威武不能屈/不可屈伸/首屈一指/不屈不挠
(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理解:因为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叱咤风云、威震一时,所以景春认为他们可以被称为大丈夫。
【乙】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妇女之道。
理解:孟子认为,“妾妇之道”的本质是顺从,并以此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的做法是没有原则的“事君之道”。
【丙】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得志的时候和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理解:孟子认为,大丈夫立身处世要懂得顺应潮流,学会随机应变。
(3)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大丈夫的选择一定是将国家兴衰安危铭记心头、把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请结合下面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蔺相如能否算得上这样的大丈夫。
材料一
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群臣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赵王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①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②,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③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材料二
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位居我上,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引车避匿。于是舍人④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两则材料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减)
【注】①严:尊重,敬畏。②列观(guàn):一般的台观,指章台。不在朝堂接见,说明秦对赵使的不尊重。③急:逼迫。④舍人:指蔺相如的门客。发布:2024/11/13 22:0:1组卷:95引用:3难度:0.6843.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这首词在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作“记梦”,写出词人描绘的具体梦境。
(2)“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发布:2024/11/13 21:30:1组卷:247引用:7难度:0.5844.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各题。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跳往助之 称善者久之 B.又不得入 不得志,独行其道 C.天子且至 年且九十 D.居无何 面山而居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发布:2024/11/13 21:30:1组卷:299引用:4难度:0.9845.名著阅读。
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
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
(1)本段文字选自
(2)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发布:2024/11/13 19:30:1组卷:53引用:4难度:0.884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
发布:2024/11/13 19:30:1组卷:801引用:5难度:0.8847.第十中学崔秀艳和张晓雷老师走进直播间,推荐德州西瓜,请你帮他们为德州西瓜写一则广告,使用对偶或排比修辞方法。
发布:2024/11/13 19:0:1组卷:51引用:2难度:0.1848.下列课文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3 18:30:1组卷:457引用:8难度:0.7849.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这两首诗歌都是边塞诗。《雁门太守行》前两句中,“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①
(2)两首诗都借用了典故,请找出相应诗句并结合全诗分析它们的作用。发布:2024/11/13 17:30:2组卷:267引用:4难度:0.6850.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甲文中,身为儒家的孟子,批判的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乙文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符合孟子心中“大丈夫”的标准吗?请结合文章,任选一人来说一说。发布:2024/11/13 17:30:2组卷:41引用:3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