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36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107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891.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
(2)请赏析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发布:2024/11/11 17:30:1组卷:61引用:2难度:0.5892.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 C.往送之门,戒之曰 戒:谨慎 D.富贵不能淫 淫:惑乱,迷惑 A.得志,与民由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女子之嫁也 甚矣,汝之不惠 C.以顺为正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不得志,独行其道 其如土石何
A.甲文“丈夫之冠也”指的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有许多借代的称谓,如乙文中的“南面”指的是天子及南宋王朝。
B.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排比,读起来富有气势。甲文中孟子还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鄙视。
C.甲文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的原因是他们在权力面前毫无原则,“大丈夫之道”的本质是对仁义礼的坚守。
D.乙文文天祥临刑之际的绝笔书信和言行举止诠释了甲文孟子所说的“大丈夫”本色,即应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5)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限断两处)。
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发布:2024/11/11 16:30:9组卷:329引用:2难度:0.589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1 16:0:2组卷:302引用:12难度:0.9894.文言文阅读。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④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甲】【乙】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发布:2024/11/11 15:0:2组卷:62引用:2难度:0.5895.名著阅读。
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出了十大卷的书,这人是发布:2024/11/11 13:30:1组卷:22引用:2难度:0.8896.菜豆象是一种( )
发布:2024/11/11 11:30:2组卷:182引用:4难度:0.8897.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惩山北之塞 惩前毖后 惩一儆百 B.固不可彻 固若金汤 根深蒂固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不毛之地 轻于鸿毛 D.且焉置土石 本末倒置 置之度外
【甲】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理解:寒来暑往季节交替,愚公一家开始折返回家。这句话写出了移山进程之快,表现出愚公一家干劲十足。
【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理解:这是智叟讥笑、阻止愚公移山的语句。智叟认为愚公不可能完成移山任务,他不理解愚公的坚定执着。
【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理解:愚公认为自己的子孙繁衍不断,但山不会加大增高,移山任务终将完成。这体现了愚公超越一般人的见识。
(3)愚公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谈谈这种精神是如何被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链接材料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链接材料二】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在太行之巅修建了红旗渠。
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为解决当地干旱缺水的问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修建红旗渠这一水利工程。太行山绵延陡峭,在山腰修建沟渠本就十分困难,加上每延伸8000米才允许垂直高度降低1米的施工要求,使得修建过程难上加难。修渠民工从峭壁高耸的山顶,腰系大绳,下到山腰,再用荡秋千的方法到达渠线,在坚硬的石英岩构成的悬崖上抡锤打钎,劈山凿石。除此之外,他们还面临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落后等困难。修渠民工凭着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精神,最终削平了1250座山头,开凿了211个隧洞,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最终完成了红旗渠工程,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发布:2024/11/11 9:30:1组卷:73引用:2难度:0.7898.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1 9:30:1组卷:148引用:3难度:0.8899.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古诗词阅读】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景,写夕阳、大地、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充满慷慨欣喜之情。
B.下片格调由激越变为舒缓,“几时收”的发问,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
C.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到前线扬州,充满无限悲慨。
D.词人用象征的手法,由眼前的暮景联想到北宋国事的衰败,写景抒情,柔美婉约。发布:2024/11/11 8:30:2组卷:164引用:2难度:0.3900.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发布:2024/11/11 6:0:1组卷:650引用:24难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