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更多>>
![]() |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36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2107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91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乙)
淮阴侯列传(节选) 信①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③,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节)(注)①信:淮阴侯韩信,西汉开国功臣。②东乡:亦作“东向”,意为向东。③喑(yīn)恶叱咤:形容厉声怒喝。
(1)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正确义项。
①信再拜贺曰
A.再见
B.两次
②此特匹夫之勇耳
A.只是
B.杰出的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亲戚畔之/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C.默然良久/良多趣味(《三峡》)
D.上坐/军霸上(《周亚夫军细柳》)
(3)用“/”为句子标一处停顿。
以 天 下 城 邑 封 功 臣 何 所 不 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5)孟子和韩信都敏锐地看到了发布:2024/11/10 16:0:2组卷:288引用:3难度:0.59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0 16:0:2组卷:3442引用:8难度:0.9913.名著阅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请结合下面名著(任选一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昆虫记》发布:2024/11/10 15:0:1组卷:11引用:2难度:0.691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加点字。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念无与为乐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
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发布:2024/11/10 14:0:1组卷:63引用:3难度:0.6915.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发布:2024/11/10 13:30:1组卷:325引用:12难度:0.7916.结合【课文链接】,联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谈谈母亲所教授的“革命意志”在朱德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课文链接】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发布:2024/11/10 12:30:2组卷:321引用:9难度:0.79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0 11:0:1组卷:975引用:28难度:0.991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文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第①段中,在说设计者和匠师们为了实现目标时,一连用了四个“讲究”。这四个“讲究”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4)第②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有什么区别。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发布:2024/11/10 9:30:1组卷:274引用:6难度:0.1919.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
追求,总有一些风光值得品味……
请以《值得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发布:2024/11/10 9:30:1组卷:200引用:12难度:0.7920.【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通”汝”,你。)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人恒过
③吴既赦越
④与百姓同其劳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女忘会稽之耻邪?
(3)【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发布:2024/11/10 8:30:2组卷:16引用:4难度: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