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更多>>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热搜题专练
浏览次数:262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 |
热点预测
中考复习
新题抢练
浏览次数:95
更新:2025年04月24日
|
2731.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谈谈这些关联词的使用效果。
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为必要,( ) 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 ) 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我 ( ) 至今不悔,( ) 不悔,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
使用效果: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5引用:2难度:0.5273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1难度:0.5273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什么是修辞?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就是把语言材料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告诉别人一件事,说明一个问题,或者表示一个意见。语言材料很多,在表达的时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比如说,有个小孩很灵敏,很好玩,我很喜欢他。要把我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用“灵”“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这就有个选择,从中选一个最足以表示我对他的印象的说法。说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可以说“这个小孩真聪明”,也可以说“这个小孩真不笨”,这又有所选择。“他心灵手巧,样样都行”,这句话很整齐;“他干什么都很出色,真行”,这句话不像上一句四个字四个字的,不整齐,但是也可以,也不错。我们可以很平实地说出对一个孩子的印象,“他举止动作活泼灵敏”,也可以打个比方,“这小孩真麻利,活像个小猴子”。这是随便举几个例子,从用词到说一句话、一段话,这里边可以选择的方面很多很多。认真细致地选择,并且能很迅速地选出最需要、最适当的说法,就是修辞的能力。上面举的是日常生活中无关重要的话。说重要的话,讲重要的道理,发表重要的意见,也需要选择,越是内容重要,越需要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修辞很重要,应该具有这种能力。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是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创造性地运用是可以的。所谓创造性,是指在选择运用之中有独到之处。
(摘编自张志公《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选文是如何向读者介绍“修辞”的?在主题上,它与课文《修辞立其诚》有何不同?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3难度:0.52734.一词多义。
顾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
将军宜枉驾顾之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独
岂独伶人也哉 (
独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老而无子曰独(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72735.全班同学围绕“传言”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次课堂讨论,以下是某位同学的笔记:
①讨论“传言”应区分“不准确的信息”和故意编造的“误导信息”。
②“传言”是不能尽快得到证实或无法得到证实的信息。
③许多传言是后来被证实或部分证实的。
④那些未能证实的传言也不等于就是无中生有。
⑤传言有时也可能是一种制造舆论的手段。
对这些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最合理的一项是(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引用:1难度:0.6273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梁,吾仇也(判断句) ②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状语后置句) ③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④盛以锦囊(状语后置句)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定语后置句) ⑥而告以成功(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⑦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1引用:1难度:0.827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柏拉图、卢梭,托尔斯泰和程伊川都曾怀疑到文学的影响,______它是不道德的或是不健康的。世间有一部分文学作品确有这种毛病,本无可讳言,但是不能 ______,我们只能归咎于作品不完美,不能_____文学本身必有罪过。“道德的”与“健全的”原无二义。健全的人生理想是人性的多方面的谐和的发展,没有残废也没有臃肿。譬如草木,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之下,它的一般生机总是欣欣向荣,长得枝条繁茂,花叶扶疏。(①
(1)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比喻 论证 举例 论证 B.对比 论证 类比 论证 C.举例 论证 对比 论证 D.类比 论证 比喻 论证 A.否定 因小失大 确认 B.以为 因噎废食 断定 C.提出 矫枉过正 忽视 D.默认 顾此失彼 推定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2引用:2难度:0.7273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7引用:2难度:0.5273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多元的乡村文化心理
贺仲明 孙犁所受到的乡村文化影响,并不是单一而纯粹的,其中既有普通农民的文化,也融合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容,或者说它是乡村文化中的上层。此外,孙犁的文学观念中还可依稀看见西方文学的某些影子,较之赵树理等作家,孙犁的眼界无疑要更开阔,现代的成分要多一些。同时,现代革命的思想文化,也在孙犁的思想中打下了很深的印记。他可以说是传统思想与乡村文化的结合体,也可以说是现代乡村知识分子思想与现代革命思想的结合体。
正是作为这种复杂性的表现,孙犁的作品中除了对乡村文化思想的遵循,也体现了现代思想引导下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最成功的自然是《铁木前传》中的小满,这一形象内涵复杂,远非传统乡村伦理可以涵盖。它体现了孙犁对乡村文化的超越,是现代精神对乡村文化的投射。
就阶段性而言,40年代的孙犁是比较“新”的时期,他的创作受革命文学观念和西方文学影响较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只是潜在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当然,孙犁身上的乡村文化色彩与四五十年代的政治文学观念并不矛盾,而是有一定的和谐性。或者说,战争时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本就带有很强的传统和民间色彩,孙犁与现实文学观念的和谐有其内在必然性。
50年代是孙犁乡村文化影响表现得比较自如的时期,曾经被时代所压抑的一些想法也偶尔得到释放,倾向于农民文化的文学思想也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达。1950年,孙犁对新文学传统发表过这样的看法:“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倒是多接受了一些西洋的东西,这当然和五四运动的精神有总的关联,而且也不是徒然的。但是这样做,造成了一个很大的损失,它使文学局限在少数知识青年的圈子里,和广大劳动人民失去了联系。”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上,孙犁对传统和民间文学表示出更明确的肯定,希望加强对其“语言和人物性格故事结构方面的研究,叫广大人民从新的认识上阅读它们,学习它们”。
60年代中期后,孙犁在人生观和文学观上都有比较大的变化,但也正因如此,他深层的思想文化得到了比较真实而外在的表现,他的乡村文化道德观念和文学观念,在一系列忆旧散文中表现得相当直接。但由干此时的孙犁离开农村生活已经相当长时间了,对于乡村的现实文化比较陌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读书,从新文艺转入民间文艺,从新理论转到旧理论,从文学转到历史。”他更侧重于从中国传统典籍中寻找精神资源,受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也更突出。这时期孙犁的思想是传统儒家思想和乡村文化思想二者的结合,儒家文化思想占据主导。
就总体而言,决定和主导孙犁整个人生和创作思想的,是乡村文化;在孙犁心中始终牵挂,也影响着他整个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的,是乡村社会,是他的童年记忆。在这个前提上我们来理解孙犁一生的创作轨迹,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从40年代开始创作,孙犁就一直是边缘作家,尽管他的许多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也一直有非议存在,他也从没有在文坛上占据什么重要位置,得过什么重要评价。他也多次表示对文坛现实的不满,怀念宁静单纯的乡村生活。正因此,有批评家将他视为“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是他为什么会成为“多金人”,显然是他的文学思想,生活态度与时代要求时代潮流不合,是他内在的文学精神与时代政治的距离。孙犁的深层世界是属于乡村的,是乡村文化的心灵守望。他质朴但执着的“真善美”观念,在深层世界上是对立于现实的政治观念和新文学主流文学潮的。这种对立不以外在冲突表现,但却是根本性和内在性的,是不可调和的。这也意味着他的受冷遇是必然的。
(节编自贺仲明《一种文学与一个阶层:中国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研究》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犁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而且在其人生和创作历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文化影响的阶段性特点。
B.从40年代到50年代,乡村文化对孙犁创作的影响,从开始只是潜在地体现在他的创作中,逐渐表现得比较自如。
C.孙犁虽坚持乡村文化立场,但因长期离开乡村生活,与现实的乡村有了距离,60年代中期后便彻底转向中国儒家文化思想。
D.乡村文化主导了孙犁的人生和创作思想,乡村社会和童年记忆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和文学创作,这可以成为理解孙犁一生创作轨迹的前提。
(2)作者认为孙犁的作品“体现了现代思想引导下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请以《荷花淀》中的“伦理道德”为例简要分析。
(3)作者为什么认为孙犁“受冷遇是必然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列举理由。
(4)本单元三篇小说都体现了各自的“乡村文化”特点,请分别概括分析。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2难度:0.62740.结合课文分析本文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0引用:1难度: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