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章节挑题

请展开查看知识点列表

>
<
统编版: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统编版 统编版(2024) 统编版五四制 统编版五四制(2024)
年级
七年级上 七年级下 八年级上 八年级下 九年级上 九年级下
更多>>
已完结
开学模拟 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 稳步提升
浏览次数:265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更新中
真题荟萃 考点全揽 中考备考
浏览次数:1969 更新:2025年07月08日
  • 721.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9 5:30:2组卷:1040引用:7难度:0.9
  • 72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2)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3)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①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②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4)“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发布:2024/11/19 4:30:1组卷:660引用:11难度:0.7
  • 723.《昆虫记》共有(  )

    发布:2024/11/19 3:0:1组卷:208引用:4难度:0.8
  • 724.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清荣峻茂,多趣味。
     

    (2)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甚矣,汝之不
     

    (4)是得为大丈夫乎
     

    发布:2024/11/19 3:0:1组卷:429引用:5难度:0.8
  • 725.阅读《春望》《雁门太守行》,完成问题。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乙】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C.“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D.全诗以色彩炫耀的词语,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两首诗都和战争内容相关,但诗人表达的情感不同,【甲】诗表达了
     
    ,【乙】诗表达了
     

    (3)对《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发布:2024/11/19 0:30:1组卷:215引用:4难度:0.7
  • 72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的雨,      而温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而温厚,为庄稼带来多情的呵护。

    发布:2024/11/18 21:30:2组卷:2792引用:17难度:0.8
  • 72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赵襄子攻翟,胜尤人、终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襄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
    【丙】(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注:①[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②[翟(dí)]春秋时期的国家。③[尤人、终人]翟国的两座城池。④[抟(tuán)饭]捏成团的饭。⑤[虞]考虑,防范。⑥[从]同“纵”。⑦[罄(qìng)]用尽,消耗殆尽。⑧[干戈不戢(jí)]战事终年不休。⑨[殒(yǔn)]死亡。
    (1)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是哪一项?
     

    A.国恒 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
    B.其筋骨 无案牍之
    C.今君有忧何? 未尝稍降辞
    D.然后知生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万钟我何加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
    ②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
    (3)甲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文,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发布:2024/11/18 21:30:2组卷:40引用:2难度:0.7
  • 728.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选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有删改)【注释】①庙:这里指帝王的宗庙,是古代帝正祭祀和议事的地方。②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③才畯:才能出众的人。畯,同“俊”。④便体(biàn):体态轻盈。⑤惠:通“慧。⑥翳:通“曳”,拖着。⑦茹:吃。⑧车服:车马与礼服。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今而誉盛德 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B.列屋而闲 不可久《小石潭记》
    C.秀外惠中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D.黜不闻 罚臧否《出师表》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②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4)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先立后破的写法。【甲】文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原因:“
     
     
    ”;【乙】文阐述了一般人认为“大丈夫”
     
     
    的所为。【乙】文借好友李愿“穷居而野处”的抉择体现【甲】文孟子的千古名言对“大丈夫”之道的阐述,即“
     
     
    ”。

    发布:2024/11/18 21:0:1组卷:285引用:4难度:0.5
  • 72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1/18 20:30:1组卷:592引用:5难度:0.7
  • 730.下面是一段作品评价,阅读后完成填空题。
    (作品)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巴金)      巴金评价的这部作品是《
     
    》,其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
     
    。他“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的美文”,人们阅读后确实掌握了不少昆虫知识。比如,萤火虫从生到死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又比如,
     

    发布:2024/11/18 20:0:1组卷:110引用:3难度:0.7
login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