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资料链接 | ▲我国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且具有抵御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 由于扩大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残留农药及水资源过度开发等原因,我国自然湿地丧失和生态退化现象严重。 | ▲长期以来,我国缺乏有关湿地保护的国内立法,没有单独的法规,只能在一些相关法中找到零星条款。 |
(2)从厉行法治的角度,为湿地保护法的有效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①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出台湿地保护法是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②人们长期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影响了我国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出台湿地保护法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要求。③我国生态立法存在空白,出台湿地保护法旨在健全和完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为湿地保护走上法治化轨道提供法律保障。
(2)①健全立法,加快构建湿地保护的法律体系;②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破坏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③加大宣传,营造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能力。
(2)①健全立法,加快构建湿地保护的法律体系;②严格执法,坚决打击破坏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③加大宣传,营造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能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5 3:0:4组卷:11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5引用:13难度:0.9 -
2.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全球首个实现了碳中和的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它是全球首个采用此技术的场馆。这一技术( )
发布:2024/12/28 3:0:1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对如表的时事进行归类,最适合的主题( )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2019年12月1日,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2024/12/31 8:0:33组卷:10引用:3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