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
实验现象:
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设计分析
B
B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
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盖紧瓶塞,振荡。
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盖紧瓶塞,振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
2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然后
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
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
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的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的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小结: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答案】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验证水和二氧化碳分别是否能使紫色石蕊变色;B;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盖盖紧瓶塞,振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软塑料瓶比加入蒸馏水的软塑料瓶变得更瘪;加入足量的盐酸(或氯化钡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冒气泡(或有白色沉淀生成…);通过密闭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化的程度的对比来判断反应的发生(或通过反应物量的减少来判断反应的发生)。;通过验证生成物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69引用:6难度:0.5
相似题
  • 1.在生活与科研中,我们用符号或模型来表达一定的信息。下列图示属于符号的是(  )

    发布:2024/12/15 8:0:1组卷:110引用:1难度:0.8
  • 2.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发布:2024/12/15 8:0:1组卷:83引用:1难度:0.9
  • 3.永康是中国五金之都,在五金产品生产中,3D建模是很重要的步骤,在建模过程中也会用到很多专业的符号,下列属于符号的是(  )

    发布:2024/12/15 8:0:1组卷:80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