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家乡发展,实现江淮崛起】
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加快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皖江中学的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
◆阅读感知
材料一:2022年9月27日,省政协召开“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月度专题协商会。会议要求,聚焦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实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维。加强统筹规划,做好与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收运处置、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的衔接,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
(1)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体现出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是什么?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农民群众而言有何意义?
材料二:2022年5月20日至21日,省司法厅组织召开《安徽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计划》)专家论证会。会议认为,《计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对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在法治安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率先突破,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就进一步完善《计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探究分析
(3)请你就进一步完善《计划》,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拓展思考
(4)请谈谈你能为“建设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做些什么。
【答案】(1)协商民主。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保障村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3)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4)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战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民主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关注家乡发展,为推动美好安徽建设建言献策。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保障村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需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
(3)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4)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积极宣传脱贫攻坚战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民主法治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关注家乡发展,为推动美好安徽建设建言献策。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9 8:0:9组卷:25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打开电视却不看,无意间,你已造成了电力浪费;去市场购物,明知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仍然习惯性接受;明知纸张应该双面使用,但还是习惯性地丢弃没有用完的作业本……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环保节能需要注重生活细节
②环保节能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
③摒弃不良习惯,只能依靠法制建设
④环保节能重在践行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33引用:23难度:0.9 -
2.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到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之后,我们的后辈会住在屋顶或墙壁能吸收太阳能发电的建筑里;所有的燃油车已经不见踪影,无人驾驶电动车大行其道;绿色将成为主色调,空气里都是清新的树木的味道……”将想象变成现实,我们应该( )
①保护生态加快使用煤炭资源
②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③加速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
④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2引用:3难度:0.7 -
3.2022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创造条件加快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材料体现了(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②我国已建成了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
④我国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