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娥五号探月之旅
2020年12月17日凌晨2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带着“月球土特产”安全着陆。嫦娥五号探测器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和轨道器4部分组成,总质量达8200kg。探测器被发射到目标位置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从距月面15km处开始,经15min降落至月球表面,此过程中,组合体搭载的照相机对月面进行了拍照。安全降落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进行月球采样,然后将携带的国旗在月面展开后成功解锁分离。此后,着陆器留在月面,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从月球表面起飞,进入环月轨道后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进行对接,并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随后,上升器再次分离,成为环月飞行的“卫星”,轨道器将会再护送返回器一程。最终,独自携带1731g月球样品的返回器先以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然后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打水漂”后跳起来,之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才安全返回地面(如图)。

(1)质量为8200kg的探测器在地面上时,它的重力为 8.2×1048.2×104N(g=10N/kg);
(2)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从距月面15km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至月球表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6060km/h;
(3)上升器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在环月飞行轨道上成功对接后,以轨道器为参照物,上升器是 静止静止的;
(4)返回器进入大气层后“打水漂”,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运动状态;
(5)1731g的月球样品到达地球后,质量 不变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8.2×104;60;静止;运动状态;不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8/14 10:0:2组卷:14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我国“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1731g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地球上g取10N/kg,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
(1)月球样品返回地面后的质量和重力;
(2)月球样品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发布:2024/12/24 5:30:3组卷:380引用:6难度:0.7 -
2.中国举重选手李萍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决赛中,获得两枚金牌,并同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每个中国人都为此骄傲。如图为李萍在决赛中的场景。若杠铃杆的质量为30千克,组成杠铃杆的材料密度为7.5×103千克/米3。
求:(1)杠铃杆的重力G杆。
(2)杠铃杆的体积V杆。
(3)若运动员和杠铃总重为1800牛,运动员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米2,运动员举起杠铃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强p总。发布:2025/1/27 8:0:8组卷:24引用:3难度:0.5 -
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失重现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1)电梯静止时,小勇的重力是 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 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 (选填:A、质量为零 B、重力为零 C、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4)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利用小球在太空中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发布:2024/12/24 6:0:1组卷:164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