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其翼若垂天之云 | 垂:近,接近 |
B.《齐谐》者,志怪者也 | 志:记载 |
C.谋报浑沌之德 | 德:恩,恩情 |
D.人皆有七窍 |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
C
C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选贤与能
C.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翻译下面句子。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4)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5)【甲】【乙】两文各有怎样的寓意?
【答案】A;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33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