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IKK激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临床上发现某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患儿IKK基因编码区第1183位碱基T突变为C,导致IKK上第395位酪氨酸被组氨酸代替。为研究该患儿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野生鼠应用大引物PCR定点诱变技术培育出SCID模型小鼠(纯合),主要过程如图甲、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PCR反应体系中,除需加入引物、IKK基因、缓冲液、Mg2+等外,还需加入
Taq酶(耐高温DNA聚合酶/热稳定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或dNTP)
Taq酶(耐高温DNA聚合酶/热稳定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或dNTP)
等。
(2)在图甲获取突变基因过程中,需要以下3种引物:
引物A 5'-CCCAACCGGAAAGTGTCA-3'

(下划线字母为突变碱基)
引物B 5'-TAAGCTTCGAACATCCTA-3'
(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HindⅢ识别序列)
引物C 5'-GTGAGCTCGCTGCCCCAA-3'
(下划线部分为限制酶SacⅠ识别序列)
则PCR1中使用的引物有
引物A和引物B
引物A和引物B
,PCR2中使用的引物有
引物C
引物C
和图中大引物的
(填“①”或“②”)链。
(3)PCR的反应程序:94℃3min;94℃30s,58℃30s,72℃50s,30个循环。在循环之前的94℃3min处理为预变性;循环中72℃处理的目的是
使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
使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

(4)研究人员经鉴定、筛选获得一只转基因杂合鼠F0,并确认突变基因已经稳定同源替代IKK基因,请你设计完成获得SCID模型鼠的实验步骤:
①杂交亲本:
F0与野生鼠
F0与野生鼠
,杂交得F1
②F1雌、雄鼠随机交配得F2
③提取F2每只小鼠的基因组DNA,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KK基因探针和突变基因探针进行筛选,则
IKK基因探针检测未出现杂交带,突变基因探针检测出现杂交带
IKK基因探针检测未出现杂交带,突变基因探针检测出现杂交带
的为模型鼠。

【答案】Taq酶(耐高温DNA聚合酶/热稳定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酸(或dNTP);引物A和引物B;引物C;②;使4种脱氧核苷酸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新的DNA链;F0与野生鼠;IKK基因探针检测未出现杂交带,突变基因探针检测出现杂交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1 8:0:9组卷:9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数字PCR技术是一种核酸分子绝对定量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7引用:2难度:0.6
  • 2.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
     
    (填“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
     
    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
     
    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
    (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
     
    。利用PCR技术扩增,若将一个目的基因复制10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
     
    个引物。
    (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培育的该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明显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发布:2025/1/16 8:0:1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3.下列关于DNA片段扩增及其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30:2组卷:3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