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一个简单的数学坐标、一条弯曲起伏的温度曲线,串起了中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化,这就是著名的竺可桢曲线。它将中国的历史气候演变与历史年代相对应,是最早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定量分析成果。
材料二:竺可桢(1890年—1974年),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十分重视对于物候(指生物长期适应光照、降水、温度等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的观察记录,他从浩瀚的古籍典藏中寻找物候变迁的信息,用数十年时间,查阅了《礼记》《诗经》《左传》《吕氏春秋》《史记》《齐民要术》等大量的古籍,创立了自成一派的研究气候变化规律的方法。
材料三:《吕氏春秋》中记述了人们熟知的亚洲象,“商人服象,为虐与东夷”,说明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大象的身影遍及中原一带,结合史料的记录,竺可桢复原了亚洲象受气候因素变化,不断南迁的足迹。在气候温暖湿润的五千多年前,大象曾生活在黄河以北的燕山脚下,随着气候的转冷,喜爱温暖的亚洲象,慢慢南退到中原一带,直到追随炙热的太阳,一步一步走向南方的热带丛林地区,来到现今的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一带。
材料四:研究古气候的科学方法,除了利用历史文献中关于气候变化的记载之外,还有许多研究古气候的方法。如生物学方法、地质学方法、冰川学方法以及矿物分析法。外国科学家通过研究格陵兰岛原始冰川样本中的含氧量,得到了格陵兰岛气温升降图,即格陵兰岛曲线。令人震惊的是,远隔万里的两项研究,得出的曲线竟然和竺可桢曲线高度重合。
(1)由材料一中的竺可桢曲线,我们可以判断出明清时期的气温较汉唐时期要更 低低。
(2)竺可桢在《大自然的语言》中对北京的物候进行了记录,其中写道:“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1962年北京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按照往年日期播种,则该年的花生生产很有可能 AA。
A.遭遇低温,产量下降
B.日照充足,喜获丰收
C.生长期长,产量增多
D.水源丰富,产量平稳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简称 豫豫,仿佛一个人牵了一头大象。这也印证了,在3000多年前,这种热带、亚热带典型的大型动物,曾在河南“常驻”。现今,亚洲象分布于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一带,这里的气候类型是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傣傣族,泼水节是该民族的盛大节日。
根据材料三的描述和大象南迁图,结合图上的箭头位置,请推断出大象南迁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4)根据材料四,请问研究古气候的科学方法有哪些?
【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
【答案】低;A;豫;热带季风气候;傣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4 3:0:1组卷:4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读材料和我国三大国家级育种基地及部分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22年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海南省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并指出要立足“南繁硅谷”,攻破“卡脖子”的技术,做强种业“芯片”,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1)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位于西北地区的是
(2)图中①作物产区的耕地类型以
(3)海南岛的作物熟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昼夜温差大,光照强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我国立足“南繁硅谷”,攻破“卡脖子”的技术,做强种业“芯片”的关键在于
A.辽阔的国土面积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科技革新,人才创新
D.众多的劳动力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8引用:3难度:0.4 -
2.在很多城市郊区的农民,积极发展蔬菜、肉、蛋的生产,其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发布:2024/12/26 12:30:1组卷:267引用:6难度:0.7 -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自然环境有差异,乡村振兴之路也不同。重渡沟和沈家村利用自身地理环境优势探索乡村发展之路,是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材料一【重渡沟:山区生态游】
重渡沟位于伏牛山区,早期,村民以砍竹挖矿为生,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999年起,当地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1)结合重渡沟的发展变化,完成以下框图。
材料二【沈家村:农业现代化】
沈家村位于华北平原,土地平整、肥力好,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到沈家村视察,看到小麦长势喜人,欣喜地说:“今年的馍能吃上了。”
沈家村在种植普通小麦的基础上,推广优质专用小麦。2018年,小麦获得丰收,村民高兴地说:“咱家的麦子不仅能蒸馍,还能做面包了!”目前,沈家村正在建设新一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逐渐从规划走向现实。
(2)简述沈家村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麦子能做面包主要依靠
A.改进灌溉技术
B.培育优良品种
C.推广农业机械
D.使用农药化肥
材料三【某省地形示意图】(如图)
(4)材料所示省份的简称是
(5)借鉴重渡沟和沈家村的发展经验,为井研县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因地制宜、生态保护、科技推广等方面回答)。发布:2024/12/26 1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