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回答问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乙】      舟子曰:“登高忘携酒榼矣。”鸿干曰:“我等之游,欲觅偕隐地耳,非专为登高也。”舟子曰:“离此南行二三里,有上沙村,我有表戚范姓居是村,盍往一游?”余喜。于是舟子导往。村在两山夹道中。园依山而无石,老树多极纡回盘郁之势,亭榭窗栏尽从朴素,竹蓠茆舍,不愧隐者之居。园左有山,山峰直竖,上加大石。旁一青石如榻,漓干卧其上曰:“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可以开樽矣。”因拉舟子同饮,或歌或啸,大畅胸怀
(选自沈复《浮生六记》卷四,有删改)【注】①酒榼:可带的贮酒器。②盍:同“何”,为什么。③茆:同“茅”,茅草。④樽:古代的盛酒器具,下方多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中的酒加热。
(1)请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拥衣炉火
鸟兽的细毛
鸟兽的细毛

客居
客居

③离此行二三里
向南
向南

歌或啸 
有时
有时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此处仰观峰岭,俯视园亭,既旷且幽。
(3)【甲】【乙】两文在内容和写法上均有所不同,【甲】文用 
白描
白描
的手法写景,出语自然,明白如话,不夸张,不藻饰,景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乙】文偏重
记叙
记叙
的表达方式,直述其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4)结合【甲】【乙】两文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两篇文章各自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鸟兽的细毛;客居;向南;有时;白描;记叙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3 8:0:8组卷:2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纤纤擢手。(  )

    发布:2025/2/28 11:0:1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终日不成。 (  )

    发布:2025/3/13 2:0:1组卷:61引用:1难度:0.8
  •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3 4:0:1组卷:55引用:1难度:0.0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