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大豆由野生大豆改良而成,但在长期改良过程中丢失了约70%的基因,使得产量和品质下降。我国科学家收集了黄淮海地区野生大豆,得到了耐盐碱、高产、高油等多种种质材料,建立起大豆种质库,让丢失的基因“回家”了。现利用获得的甲、乙、丙三株耐盐碱野生大豆与不耐盐碱的栽培大豆进行相关杂交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回答问题:
组别 | 杂交组合 | 子代的性状表现 | |
耐盐碱 | 不耐盐碱 | ||
Ⅰ | 不耐盐碱×不耐盐碱 | 0 | 56 |
Ⅱ | 耐盐碱(甲)×耐盐碱(乙) | 92 | 28 |
Ⅲ | 耐盐碱(丙)×不耐盐碱 | 60 | ? |
相对性状
相对性状
。根据表中组别 Ⅱ
Ⅱ
的实验结果,可推断 耐盐碱
耐盐碱
(填耐盐碱或不耐盐碱)为显性性状。(2)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组别Ⅱ中子代耐盐碱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DD或Dd
DD或Dd
。(3)若组别Ⅲ的子代中既出现了耐盐碱植株,也出现了不耐盐碱植株,从理论上推断,这些不耐盐碱植株的数目为
60
60
。(4)用大豆种质库对栽培大豆进行性状改良,这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遗传(基因)多样性
遗传(基因)多样性
。【答案】相对性状;Ⅱ;耐盐碱;DD或Dd;60;遗传(基因)多样性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6 8:0:9组卷:31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性状和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4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4 -
2.小军同学对自己的家人是否有耳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
(2)若显性基因由D控制,隐性基因由d控制,则小军的基因组成是
(3)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若小军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发布:2025/1/12 8:0:1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3.如图中的A、B、C三图表示基因、DNA、染色体的关系,D图表示李琳同学的体细胞内一对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D、d,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图中,能正确表示基因、DNA、染色体关系的是
(2)李琳的一个体细胞中有染色体
(3)基因D、d分别控制性状有酒窝、无酒窝,李琳成年后与无酒窝男子结婚,请问,他们能生育出无酒窝的孩子吗?发布:2025/1/4 8:0:1组卷:14引用:11难度:0.3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