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蝗虫是农业害虫,主要以玉米、芦苇、小麦等植物为食,它的成虫具有群集、迁飞的习性,容易形成蝗灾。一只粉红椋鸟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虫,可以保护两亩草场避免蝗害,是新疆草原生态防治的主力军。
材料二:2022年11月,在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全球新物种——密疣掌突蟾。该物种属于两栖动物,雄蟾声似虫鸣、雌雄蟾抱对后,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再形成幼蟾,最后发育为能在陆地上生活的成蟾。它对生存环境极为挑剔,因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能有效的躲避天敌。
材料三:2022年5月22日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我国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提高到74%,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1)资料一中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
若虫
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属于
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根据蝗虫的发育阶段,投放粉红椋鸟灭蝗的最佳时期是
若虫期
若虫期

(2)资料二中密疣掌突蟾的受精方式为
体外
体外
受精(填“体内”或“体外”),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
蝌蚪
蝌蚪
→幼蟾→成蟾,这种发育属于
变态
变态
发育。其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能有效的躲避天敌,这体现了生物
适应
适应
环境。
(3)从资料三分析可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4)作为一名中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从点滴做起,请你谈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
爱护动植物
爱护动植物
。(写出二条即可)

【答案】若虫;不完全变态;若虫期;体外;蝌蚪;变态;适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植树造林;爱护动植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4 14:0:2组卷:3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飞蝗蔽空日无色,野老田中泪垂血。牵衣顿足捕不能,大叶全空小枝折。”上百的诗句出自明代诗人郭登的《飞蝗》一诗。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诗句中的蝗虫处于其发育时期的(  )

    发布:2024/12/10 4:30:1组卷:53引用:3难度:0.5
  • 2.如图是蝗虫发育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 11:30:1组卷:55引用:4难度:0.7
  • 3.如图是实验室里展示的蜜蜂生活史标本,请分析:
    (1)蜜蜂的成虫期有工蜂、蜂王、雄蜂三种形态,它们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蜜蜂的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行为.
    (2)动画片“熊出没”中,熊去掏蜂窝、偷蜂蜜,这种行为从功能上看属于
     
    这种行为从获得方式看属于
     
    行为;蜜蜂受刺激后对熊群起而攻之行为,是受
     
    控制的.
    (3)蜜蜂属于昆虫,它们的体表具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叫做
     
    ,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
     
    现象.
    (4)蜜蜂的发育过程经过了
     
    个时期,与蝗虫相比,多了
     
    期,象蜜蜂的这种发育方式称为
     
    变态发育,与蜜蜂具有相同发育方式的还有:(举一例).
     

    发布:2025/1/3 8:0:1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