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涉及11省市,覆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加入了生态保护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渔业的天然捕捞量从1954年的42.7万吨下降到如今不足10万吨,仅占全国淡水水产品的0.15%。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已基本丧失捕捞生产价值。为了挽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2021年1月1日,长江干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正式开始为期十年的全面禁捕,11.1万艘渔船、23.1万渔民退捕上岸,开始了“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方式多样,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京沪、京九、京广铁路线在此交汇,沪瑞和沪蓉两大运输通道建成后,交通会更加便利。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示意图。

(1)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中,属于中部省份的是
鄂、湘、赣、皖
鄂、湘、赣、皖
(填写简称)。
(2)导致长江渔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有
ABC
ABC
(多选)。
A.过度捕捞
B.水污染
C.河湖湿地面积减少
D.洪涝灾害多发
(3)下列对长江十年禁渔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AC
AC
(多选)。
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提高长江近期渔获量
C.保护野生鱼类基因库
D.渔业资源衰退严重
(4)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描述错误的是
ABC
ABC
(多选)。
A.范围广,上中下游发展均衡
B.能源少,导致发展遭遇瓶颈
C.基础好,工业产品竞争力弱
D.发展快,环境问题初步显现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长江成为中国“黄金水道”的原因。
(6)从资源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基础角度,简述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答案】鄂、湘、赣、皖;ABC;AC;A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0年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涵盖重庆主城区的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在功能布局上构建了“三大特色板块”;一是南部沿嘉陵江和长江一带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二是西部、中部区域的“都市综合功能板块”;三是位于重庆主城区外环(绕城)高速公路一带,由北向东成带状环绕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自新区成立以来,美国、德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我国的众多企业纷纷入驻两江新区。国务院赋予的“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使命效应初显,已初具规模。如图示意重庆长江下游两江新区的三大板块与主要功能区分布。

    (1)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建厂的优越区位条件。
    (2)阐释重庆两江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板块布局的合理性。
    (3)分析重庆两江新区发展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地理位置优势。

    发布:2024/12/31 17:30:2组卷:0引用:2难度:0.5
  •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6引用:6难度:0.5
  • 3.人们常用“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形象比喻三江源生态的重要性。如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读图回答17~18题。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发布:2024/12/31 16: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