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近50年来,全球不断出现许多新的不同种类的冠状病毒,分别在人类及动物中引起了不同疾病、冠状病毒一般有4种结构蛋白:S蛋白(刺突蛋白,可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它是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M蛋白(膜蛋白,病毒体中含量最多的蛋白,可以保持病毒的完整形态,并与N蛋白相连接)、E蛋白(包膜蛋白,与病毒聚合及释放的功能相关)、N蛋白(核衣壳蛋白)。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下图1为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合成子代病毒过程的示意图,图2表示科研人员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一条技术路线。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图1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RNA
具有
具有
(填“具有”或“不具有”)直接翻译为蛋白质的功能;以负链RNA为模板合成的亚基因组RNA的功能是
先合成互补链(正链)作为mRNA,再翻译蛋白质分子
先合成互补链(正链)作为mRNA,再翻译蛋白质分子
。S蛋白与核衣壳的组装场所是
内质网
内质网

(2)图2中③过程需要用
钙离子
钙离子
处理,选择大肠杆菌做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
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3)pVAX1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人体的载体质粒,其化学本质是
DNA
DNA
。疫苗Ⅰ和疫苗Ⅱ同为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疫苗,它们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效应的不同之处是
疫苗Ⅰ是注射蛋白M(蛋白细胞),可直接作为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疫苗Ⅱ则是将构建的DNA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M,进而激发免疫反应
疫苗Ⅰ是注射蛋白M(蛋白细胞),可直接作为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疫苗Ⅱ则是将构建的DNA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M,进而激发免疫反应

【答案】具有;先合成互补链(正链)作为mRNA,再翻译蛋白质分子;内质网;钙离子;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繁殖速度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DNA;疫苗Ⅰ是注射蛋白M(蛋白细胞),可直接作为抗原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并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而疫苗Ⅱ则是将构建的DNA疫苗注射到动物体内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M,进而激发免疫反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0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为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示意图,图中①~⑤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发生碱基U-A或A-U配对的过程有
     
    (填序号)。
    (2)tRNA由特定的DNA通过
     
    (填序号)而来,tRNA的作用是
     

    (3)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有损失的现象,原因是
     

    (4)某基因经②③过程产生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甘氨酸-亮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根据此序列及密码子表,甲、乙两位同学推导出的该基因的碱基排列序却不一样,原因是
     

    发布:2025/1/3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3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7
  • 3.图甲表示人体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图示,请回答:

    (1)DNA的基本骨架是由
     
    构成的,DNA复制的方式为
     

    (2)图甲中:①所需要的酶为
     
    ,②从 
     
    (左/右)边开始,以 
     
    为原料。
    (3)图甲过程③属于基因表达的 
     
    过程,该过程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最多有
     
    种。
    (4)烟草花叶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有
     
    (填乙图序号)。

    发布:2025/1/15 8:0:2组卷:10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