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学校组织七年级同学们在网上进行了一次游学活动,追寻课本中作家在北京留下的足迹。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冰心故居。1913年,13岁的冰心跟随父亲从福州老家来到北京。这里灰突突的围和“有风三尺土,无雨一衔泥”的恶劣天气与南方jié(  )然不同。1914年,家人把她送到一所中学读书。学校管理严格,尤其重视实践,还会组织学生们进行biàn(  )论、郊游等。直至今日,她一直说,【A】中学阶段的这几年对她的一生都具有             (举足轻重/举重若轻)的影响。
      第二站是老舍的故居。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国归国后,一直居住灯市口西街丰盛胡同19号。在这个静的小院中,老舍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其中引起轰动的是《龙须沟》《茶馆》。
      第三站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地坛。【B】史铁生在好几篇小说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一地坛。1972年,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史铁生“走”进             (人声鼎沸/人迹罕至)的地坛。【C】当人们为《我与地坛》中通透和超越之美而感kǎi(  )的时候。
      很少有人能够想象和体会他的jiān(  )难困苦。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面对的命运,【D】都需要扼住命运的喉咙。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布满了坎折,只是呈现出不同的方式而已。甲             ,乙             ,丙             ,丁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括号内填写的汉字,全部正确的项是
B
B

A.围(fèn)
B.静(mì)
C.坎(kē)
D.折(qū)
(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D
D

A.举足轻重 人声鼎沸
B.举重若轻 人迹罕至
C.举重若轻 人声鼎沸
D.举足轻重 人迹罕至
(3)依据文段内容,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正确的顺序是
B
B

①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
②生命本来就是不圆满的
③挑战命运
④才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来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④①②
(4)语段中对【A】【B】【C】【D】四句话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D

A.【A】句中画波浪线“阶段”与“时期”是同义词。
B.【B】句中画波浪线“中”是名词,“提到”是动词。
C.【C】句中画波浪线“通透”一词在本句中采用的是“通达透彻”的义项。
D.【D】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命运比作了喉咙。

【答案】B;D;B;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9/25 2:0:2组卷:6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在横线上写出词的反义词。
    我们既要向先进的同学学习,又要帮助
     
    的同学进步,要尊重他们,亲近他们,不应该
     
    他们,
     
    他们。

    发布:2025/2/28 21:0:1组卷:27引用:1难度:0.0
  • 2.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哪里有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

    发布:2025/3/12 17:0:2组卷:15引用:1难度:0.8
  • 3.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要留清白在人间(  )

     
    发布:2025/3/12 22:30:1组卷:38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