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土是温带草甸植被下长期滞水发育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黑土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约三分之一,土层厚度减少近一半。为保护黑土,东北地区根据降水、积温和坡度等条件的不同,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多种新型耕作方式(如图)。

(1)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东北地区大面积垦殖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
(2)根据方式I和方式I的差异,推断东北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时适合采用方式I的区域所具有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并说明理由。
(3)说明东北黑土区改良耕作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意义。
【答案】(1)气温较低,风化作用较弱,成土过程缓慢;生长期较短,有机质积累缓慢。翻耕土壤加快有机质分解,有机质的消耗量大于积累量;天然植被减少,水蚀和风蚀加剧,导致土层变薄。
(2)降水较少,积温较高;坡度较大。理由:(与方式II相比)方式I可有效抑制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轻水蚀和风蚀(适合在降水较少、坡度较大的区域采用);阻碍春季土壤温度回升,延迟出苗,导致生长时间不足(适合在积温较高的区域采用)。
(3)保护和提升黑土区的耕地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减产的威胁,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持续供应和跨区调配。
(2)降水较少,积温较高;坡度较大。理由:(与方式II相比)方式I可有效抑制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减轻水蚀和风蚀(适合在降水较少、坡度较大的区域采用);阻碍春季土壤温度回升,延迟出苗,导致生长时间不足(适合在积温较高的区域采用)。
(3)保护和提升黑土区的耕地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对粮食减产的威胁,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粮食持续供应和跨区调配。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如图为桂林山水令人神往的风光景观图。
(1)请为四幅图所属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分类,并指出④图被称为地下“神宫”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气候条件。
(3)除了开发旅游外,人类还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图)。据此回答11~13题。
在缓冲区(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3引用:1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