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首次报道了从慢性胃炎和胃溃疡患者的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幽门螺杆茵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物,可诱发胃癌和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肿瘤。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生于人类,并且Hp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自愈率几乎为零。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胃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而发展成的慢性胃炎,多由Hp感染引起,因此慢性胃炎又被称为Hp相关性胃炎。Hp感染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可间接引起慢性肝炎、慢性胆管炎和肝硬化等肝胆疾病,甚至会使原发肝胆疾病病情恶化。
资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
(1)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致病细菌,属于 原核原核生物;甲型H1N1病毒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由 蛋白质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幽门螺杆菌和甲型H1N1病毒都属于 病原体病原体。
(3)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4)依据资料一,关于幽门螺杆菌说法不正确的是 BB(填字母)。
A.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仅寄生于人类
B.Hp感染不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C.感染后,患者胃黏膜发生病变,易诱发胃部肿瘤
【答案】原核;蛋白质;病原体;特异性免疫;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14 8:0:9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