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高一期末复习期间,小慧同学对地理必修一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梳理,手绘了水循环的示意图,并结合绘图把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进行了适当总结。地理老师大明发现小慧的知识梳理和归纳有待完善和修订,请你帮助小慧同学一起来完善和修订。

笔记的内容:
①针叶林树叶缩小为针状,以抗旱抗寒;落叶阔叶林,春季发叶,秋季落叶,无明显季相变化,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②平坦的乙地比山坡上的甲地土壤深厚,主要是因为地形平坦,生物生长量大,有机残体归还的多。
③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各圈层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1)小慧同学手绘的水循环示意图中,缺失的两个环节是 下渗下渗和 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图示水循环类型属于 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
(2)小慧同学的笔记中关于植被的总结,对 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填“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的描述有错误,应改为:有明显季相变化有明显季相变化,无茎花、板根现象无茎花、板根现象(根据图中总结进行修改,不要自行发挥)。
(3)小慧同学的笔记中对乙地土壤深厚原因的叙述有误,应改为:因为乙地地形平坦,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 较慢较慢(填“较快”或“较慢”),成土母质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4)小慧同学的笔记中“3”的内容表达不准确,应改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 岩石圈岩石圈共同构成的。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水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 陆地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关系最密切。
【答案】下渗;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落叶阔叶林;有明显季相变化;无茎花、板根现象;较慢;成土母质;岩石圈;陆地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30 11:30:2组卷:13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清山花岗岩体位于三清山山体的中心部位,其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状,在山体内出露面积约98km2。组成该山体的花岗岩水平节理及垂向节理发育,山体演变初期在内力作用主导下形成峰峦,后来外营力进一步沿节理破坏,逐渐发育成峰丛、峰柱、造型石等微地貌景观。如图示意三清山剖面及其演变过程。
(1)指出该山体①②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分析三清山花岗岩体大面积出露的原因。
(3)说明⑤阶段该山体花岗岩造型石的形成过程。发布:2024/12/31 18:0:1组卷:12引用:5难度:0.6 -
2.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的一些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科学家为研究重金属元素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在某铅锌冶炼厂附近土壤剖面采样分析(数据如表)。科学家还发现研究区的多种植物,尤其是白杨对重金属有高度的富集作用。
样品深度(cm) 锌(mg/kg) 超标百分比(%) 铅(mg/kg) 超标百分比(%) 0-26 976±60 42.2 1282±78 213 26-56 115±9 5 26±4 4.3 56-95 115±9 5 27±4 4.5 95-117 124±10 5.3 24±5 4 发布:2024/12/18 18:30:1组卷:55引用:8难度:0.6 -
3.如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条曲线,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
(4)B范围内的气候类型是
(5)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
(6)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发布:2024/12/31 6:30:1组卷:53引用:6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