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结合材料回答: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保护民事权利进入“民法典时代”。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法规,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就会陷入混乱。
(2)上述材料集中说明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基本方略?
(3)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请你从公民的角度,谈谈厉行法治我们应怎样做?
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实现步骤。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八个“明确”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总目标首次由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十九大报告对其作出了再次肯定和明确。
(4)请谈谈党和国家这样做的重大意义。
【答案】(1)依法行政。
(2)依法治国。
(3)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4)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依法治国。
(3)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4)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②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重要宪法原则,强调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这表明( )
①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
③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发布:2024/12/28 1:0:5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2.回望中国的法治进程,立法、执法、司法等各方面让我们见证了“中国之治”,这体现了我国( )
①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国家
②坚持依法行政,彻底消除腐败
③坚持厉行法治,营造法治环境
④法治优于德治,保证公平正义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1引用:5难度:0.7 -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法之前提”,这句话强调了( )
发布:2024/12/28 1:0:5组卷:32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