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记录的是清康熙年间,张英(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的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打起了官司。张家人写了一封信,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后,回信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
“六尺巷”的故事已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宽容美德的见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为什么要弘扬宽容的美德?
(2)怎样拥有一颗宽容心?
【考点】宽容他人.
【答案】(1)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会上升一个层次;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2)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2)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6 8:0:9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