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7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每一颗”都要释放自己的光辉
      随着第55颗卫星的胜利放射,一张可效劳全球的北斗“天网”呈现在世人眼前。“每一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这既是对每一颗星个体价值的确定,也是对每一颗星不懈努力的鼓励。
      中国梦的编织犹如“天网”,个人的努力犹如“星芒”。微光虽弱,却能汇成人间星河;个体虽小,也能汇成磅礴力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之中,每一名中华儿女都应脚踏实地、严谨负责、不懈努力、甘于奉献,在逐梦的路上释放自己最大的光辉与能量。
      每一颗“星”,都要有严谨细致的责任意识。北斗系统看似浩大,但其整体作用的发挥需要每一颗“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任何一个“网结”出现破绽,都将导致整张“天网”不再坚固。祖国的各项事业要有序进展,需要我们每一名中国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对待的学习和工作。要始终牢记“责任重于泰山”,把责任意识融入灵魂,仔细完成每一份报告、认真推敲每一个数据。要始终牢记“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从微小之处着手,努力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小节中显作风、在小事中显担当,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拧紧自身这颗“螺丝钉”,砌牢自己这块“墙头砖”,在绘就民族复兴的蓝图中,筑稳、筑强自己这一颗“星”。
      每一颗“星”,都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截止2021年6月23日,55颗卫星中,有10颗已经失效或退役,却并不能因此否认它们每一颗的独特功用。从革命年月走到改革开放,很多英雄儿女为祖国事业献出了珍贵生命。并非每一颗“星”都能见证最终胜利时自身的成果,但其价值和作用已然表达在舍己为人的奉献之中,表达在前赴后继的铺垫之中,表达在聚沙成塔的成功之中。完成一项事业的进展、一个地区的进步、一个民族的复兴,都不应过分追求自身的功名,而是需要甘为人梯的铺垫,更需要勇于牺牲的奉献。在社会进展的第一线中冲锋在前,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舍己为公,不慕私名、不图私功,用“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笔一划刻出中国梦的美妙蓝图。
      每一颗“星”,都要有久久为功的不懈心态。55颗卫星,是从“0”到“1”的创新打破,更是从“1”到“55”的持之以恒。每一颗星都有独特的功能,但55颗星的接续奋斗才能铸就一张最绚烂的北斗“天网”。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绝不能一蹴而就,这张雄伟蓝图的实现,需要每一颗“星”驰而不息、不懈努力,用点点星光连成辉煌明天。要修养久久为功的心态,不止步于一时之得,不满足于一事之成,戒骄戒躁、绵绵用力,向着更高的目的发起冲锋;要永葆执着追求的姿势,不受困于一山之高,不停滞于一滩之险,锲而不舍、奋勇争先,向着更远的将来扬帆起航,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接续奋斗中,驶向民族复兴的光芒此岸。
      每一颗星都可以独立而卓越,但只有在“天网”的蓝图中才能更加出彩、更富光辉;每一个小我都可以独特,但只有在祖国的大海之中才能永不干枯、永久清亮。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建设,把个人抱负融入时代伟业,在祖国的大我中成就小我之“星”,释放自己最大的光辉,用小我之光书写民族大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发布:2025/1/3 8:30:2组卷:2引用:4难度:0.5
  • 2.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的,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读以上材料,你有何启迪?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

    发布:2025/1/3 9:0:2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9月21日,一则消息震撼全网。四川泸定地震中失联17天的甘宇在人们的不懈寻找下、终于获救!
          甘宇是国有大型水电站的一名技术员,地震中,他冒险拉闸泄洪、排险救人而被困山林,身陷绝境中,甚至要靠喝尿液来维持生命、此时甘宇不知道,一场围绕他而展开的搜救活动正在进行中,从政府到民间,从怀抱希望的亲人、专业敬业的救援队员到熟悉环境的村民……,无数人自发自愿,前赴后继,冒着余震、落石,走过断道、悬崖,抱着不放弃的信念,搜救不停止;年近60的普通村民倪太高在山里独自找寻两天,最终找到了他之前并不认识的甘宇。
          人们感动于好人甘宇的坚强和自救,感动于生命的韧性;更感动于众多普通人的善意接力——正是他们,才创造了这个守望相助的生命奇迹。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发布:2025/1/3 9: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