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新闻】2023年3月16日至25日,姚某通过其个人抖音账号先后发布七段视频对唐某进行侮辱、辱骂,其中有六段视频被抖音平台审核下架。3月31日,姚某使用他人抖音账号发布视频继续辱骂唐某。屈原公安局4月1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依法对姚某作出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
(1)据【法治新闻】,从法治与自由关系的角度评析姚某的行为。
【社会万象】北京公交车上一名自称肢体残疾的60多岁女性,因为车上一位年轻女乘客未能在第一时间给她让座,这位大妈对其大声责骂,言语中多次歧视外地人。“我就瞧不起外地人,没素质,老弱病残上来不给让座,我瞧不起。”“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看你这长相,就知道你不是北京人儿。”
微博“北京公交警方”进行情况通报:经警方查明,闻某在乘坐856路公交车期间,多次使用歧视性语言谩骂他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查获后,闻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并表示悔改。目前,闻某已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
(3)根据上述材料及问题,我们体会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答案】(1)姚某的行为是错误的。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姚某有发布信息的自由,但其侮辱、辱骂唐某,侵犯了唐某的人格尊严权,触犯了法律,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2)含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启示: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维护公平正义。
(2)含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启示: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3)维护公平正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2 8:0:8组卷:1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