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探究杆线摆。如图双线摆(如图)也是一种单摆,它的优点是可以把摆球的运动轨迹约束在一个确定的平面上。现把双线摆的其中一根悬线,换成一根很轻的硬杆,组成一个“杆线摆”,如图所示。杆线摆可以绕着悬挂轴OO'来回摆动,杆与悬挂轴OO'垂直,其摆球的运动轨迹被约束在一个倾斜的平面内。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在相同摆长下、摆角很小时,“杆线摆”的周期T跟等效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

(1)测量斜面倾斜角θ。如图,铁架台上装一重垂线。在铁架台的立柱跟重垂线平行的情况下把杆线摆装在立柱上,调节摆线的长度,使摆杆与立柱垂直,则此时摆杆是水平的。把铁架台底座的一侧垫高,立柱倾斜,绕立柱摆动的钢球实际上是在一倾斜平面上运动。测出静止时摆杆与重垂线的夹角为β,则该倾斜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θ=
90°-β
90°-β

(2)测量周期T。让杆线摆做小偏角下的振动,用停表测量完成2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1则周期T=
t
20
。同样的操作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该周期的测量值。
(3)记录数据。改变铁架台的倾斜程度,测出不同倾斜程度下斜面倾斜角θ的值以及该倾角下杆线摆的周期T,把各组θ和T的值填在实验数据表格中。取g=9.8m/s2,计算a=gsinθ的值作为表格中的一列,再计算
1
gsinθ
的值,得到表格中的另一列,如表所示:
次数 斜面倾角θ(°) 周期T/s 等效重力加速度a=gsinθ/(m•s-2
1
g
sinθ
/(
m
-
1
2
•s)
1 11.0 2.52 1.87 0.731
2 14.5 2.11 2.45 0.639
3 19.0 1.83 3.19 0.560
4 22.5 1.73 3.75 0.516
5 25.5 1.62 4.22 0.487
6 29.0 1.50 4.75 0.459
(4)数据处理。在图中以周期T为纵坐标轴、以
1
gsinθ
1
gsinθ
为横坐标轴建立坐标系,并把以上表格中相应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

(5)得出结论。根据该图线可知:
见解析
见解析

【答案】90°-β;
1
gsinθ
;见解析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0/26 0:0:1组卷:58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Δ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某次测量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D=
    mm;
    (2)该单摆的周期为

    (3)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T2-L图像是图乙中的
    (选填①、②、③),由图像可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由此得到的g值会
    。(选填“偏小”“不变”“偏大”)

    发布:2024/12/29 14:30:1组卷:224引用:4难度:0.6
  • 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用秒表测时间时为尽量减少误差,应从摆球通过
    (选填“最高点”或“最低点”)时开始计时。
    (2)某同学在正确操作和测量的情况下,测得周期为T1,得出重力加速度值比当地重力加速度值小,排除了其它因素后发现,是所用摆球的重心不在球心所致,则可以判断重心应该是在球心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于是他将摆线长减小ΔL,测得单摆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得到比较准确的重力加速度表达式是

    (3)为了更准确测量,他测出多组摆长L和振动周期T,得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图象的纵轴表示
    ;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发布:2024/12/29 15:0:2组卷:127引用:5难度:0.6
  • 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摆线要选择适当细些、长些,弹性小些的细线
    B.质量大、体积小的摆球可以减小空气阻力带来的影响
    C.单摆的摆长等于摆线上端的悬点到摆球最低点的距离
    D.为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全振动的次数越多越好
    (2)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
    (3)通过改变摆长,测出多组摆长l和周期T的数据,作出T2-l图线如图丙所示,则由图中数据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为
    (用l1、l2、T1、T2表示);用此方法计算重力加速度时,图线不过坐标原点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填“有”或“没有”)

    发布:2024/12/20 9:0:2组卷:48引用:4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